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重利空因素共振a股再现深幅调整

(2016-01-13 11:35:41)
标签:

市场信心

股市

调整

谁是暴跌背后的推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年12月ppi连续第46个月保持下滑态势,显示基本面依然不容乐观。人民币汇率初现止跌迹象,但投资者对于热钱外流的担忧并未因此获得缓解。加上上周外盘股市集体下行,对本已处于弱势的a股形成拖累。在上述多重利空因素的共振下,a股再现深幅调整。

“南橘北枳”的背后

尽管折腾了四天的熔断机制暂时退出了舞台,但为何在境外市场看似运用得恰到好处的“冷静机制”,移植到中国a股却变成了一台大型“绞肉机”?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据统计,2011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波动超过5%有105次,超过7%有33次。这意味着5%和7%的熔断阈值对于a股而言,并不能算很难触及到的极端情况。因此,在市场整体预期偏弱的情况下,熔断机制在中国频频被触发的日子也不足为奇。

“中国股市依然是散户市,哪怕机构也是散户操作思维,缺乏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总是以短线炒作,短线博利差来赚钱,因此市场的波动性才会那么大。”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同济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说。

新制度应更多考量

与国外成熟股票市场相比,在中国股市实行熔断机制,需要有着更多的考虑。其中,中国股市独特的交易制度,就可能会让熔断机制的意义大打折扣。就目前而言,中国股市实行的是“t+1”的交易模式,而期指则实行“t+0”的交易模式。实际上,在中国股市中,也长期存在期现交易制度不对称的风

险。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中国股市也实行了涨跌停板交易制度。由此一来,随着熔断机制的引入,似乎给当前的市场制度带来了一定的矛盾性。

对于该政策的反思,证监会也在最新的发言中提到了。新闻发言人邓舸指出,熔断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在我国没有经验,市场适应也要有一个过程,需要逐步探索、积累经验、动态调整。下一步,证监会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组织有关方面研究改进方案,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一些政策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比如熔断机制本意是提供时间让市场去冷静,让投资者从市场价值的角度去考虑下一步的操作,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项政策的推出也可能同时给予空方无风险套利的机会。

专家观点短期要以规避风险为主“冬播”之后必有“春收”

国泰君安分析师指出,今年股市收益率将下降。他称,熔断机制取消以后,市场正在进入正常的调整状态,或许这一段股民可以“休养生息”。

中泰证券资深分析师刘保民认为,从历次破位行情走势上来看,市场反弹修复是一个非常曲折和复杂的过程,在量能没有改观的前提下,投资者应格外谨慎。

对于大盘后期的走势,刘保民分析,短期而言,市场处于下跌趋势当中,目前暂无企稳迹象出现,盘面上多数个股快速奔向跌停也对市场人气打击较大。短期仍应当以规避风险为主,静待市场企稳。

不过对于接下来的市场,也有不同看法。还有机构认为,在各种利空笼罩、市场快速大幅下挫之下,现在正是“冬播”的好时节,“冬播”之后必有“春收”。(2016-01-12 14:58 来源:济南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