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业板应回归“创业创新”本意

(2014-10-31 10:41:12)
标签:

创业板

创新效应

财富效应

回归

股票

说到纳斯达克,就会联想苹果和微软。但提起中国的创业板,股民们最“津津乐道”的却是5年里造就了近千位亿万富翁。

    美国对冲基金经理大卫·埃因霍恩曾表示,持有苹果股票是因为看好其长期增长,并“期待苹果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但在创业板,与股价大幅攀升同步而至的,是大股东和高管们的大规模减持。

    同济大学财经与证券市场研究所所长石建勋表示,创业板让许多企业经营者一夜暴富,也让不少人因此丧失了继续创新的意志和冲动。而一再上演的“创富故事”,让更多的企业经营者视创业板上市为财富套现的途径。

    “与‘创新效应’相比,创业板的功能更多地体现为‘财富效应’,这无疑走入了误区,恶化了其本应拥有的创业文化。”石建勋说,创业板若不能准确定位,将难以担负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的历史重任。

    转型中的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创业板?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证监会《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这意味着诞生5年之际,创业板已经开始审视并调整自身的定位。

    定位之外,市场机制也需要完善。应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规范,避免其沦为大股东的“提款机”。同时进一步完善限售股减持制度,在上市公司业绩大幅下降或亏损的情况下应严禁限售股套现,同时规定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降至公司股权的20%时,控股股东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及大宗交易减持股份,而只能通过场外交易,一次性将股权转让给有意向接手公司经营管理的实业投资者或其他机构投资者。

    事实上,无论是调整定位还是完善机制,最终的目标都是要在创业板营造鼓励创新、激励发展的“创业文化”。

    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众多企业再度出发的起点。于是人们看到百度、奇虎360等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后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因此,当中国的创业板真正成为上市公司发展的起点,而非仅仅是“创富故事”的终点时,这一承载着众多创新梦想的创业板就真正“回归”了本意。新华网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 潘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