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皮尔洛巴洛特利欧洲杯体育 |
分类: 环球绿茵 |
如果说,严谨精致的德国战车,是米开朗其罗的大卫雕像的话,那么,皮尔洛领衔的和谐抽象的意大利,则象印象派大师高更的作品。前者精密而不失力量,后者写意却不失和谐的法度。皮尔洛,是这届欧洲杯上最张驰有度的大师,最具想象力的艺术家。他把最生机勃勃的绿色,带给了这支充满生气的意大利队。
但蓝衫意大利,比皮尔洛更出彩的,似乎是巴洛特利。也许有人会诟病巴神的对英格兰之战10次射门无一中的。但事实上,正如马尔蒂尼与绍尔所言,巴神已经在前锋线上做得足够好。谁废了巴神的绝对武功?我认为应该从意大利的打法中找原因。
号称本届欧洲杯上最美丽的西班牙与意大利。严格地说,都不属于纯粹的进攻型球队,蓝衫意大利更是如此。意大利的控球,从表面上是为了组织进攻,但究其本质,是用中场的人海战术,来弥补传跑能力不足的“控球型防守”。也就是说,巴神的回撤、卡萨诺的中场化,无一不是为了增加意大利中场的厚度,以达到对手无法轻易通过中场的目的。
与德国队相比,意大利没有速度,也没有力量。这也就注定了巴神的尴尬。事实上,在对英格兰一役,无论是巴神还是意大利,得到的绝对破门机会并不多。在通过强化中场、加强传控压扁对方中场之后,没有力量与速度的意大利队,几乎只能靠巴神的单干来解决问题。中场没法象C罗一样绷着力量与速度传路,前锋在接球的瞬间,几乎不可能形成的一蹴而就的射门,就像巴神对爱尔兰一役中,精彩的转身凌空一样。
意大利需要有速度的突破,有力量的传球。但没有了托尼,没有了托蒂,这支意大利显然太优雅了。皮尔洛的基调,是优雅的蓝色。蒙托利沃、莫塔的基调,也同样是优雅的蓝色。当然,还有带着质朴的黄色风格的诺切里诺、阿巴特。或者甚至夹杂着蓝色与黄色的德罗西。但是,意大利缺少德罗巴、C罗那种激越的象征力量的红色,或者因扎吉那种恐怖的杀手的黑色。这样的意大利赏心悦目,却很难致人死地。这是普兰德利的难题,也是本届意大利无解的难题。
意大利的美,是一种和谐之美,一种印象派大师的平涂之美,但缺少德国队雕塑般的气场与立体感。它和谐得如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的作品一样简单纯粹。意大利的唯一张力,在于激情燃烧的阿巴特与巴神。至于皮尔洛的绿色画布上能否调出这样激情的颜色?那还得需要一种偶然的化学反应。毕竟,足球永远是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