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帕托米兰伊布阿莱格里米兰圈 |
分类: 红黑岁月 |
米兰对热那亚一战,伊布穿档助攻帕托的那一刻,似乎让人看到了“伊帕组合”共存的曙光。尽管所有的人都在诟病帕托的低迷,但正如阿莱格里所说的,这位巴西小将依然在频频地为红黑军团进球。从技术的角度,米兰的“巨无霸”伊布已经很难有太多改变的空间,但为了适合伊布,帕托又该作出怎样的改变呢?
对热那亚的进球,一定是伊布喜欢的方式,用控球玩转对手于股掌之间,然后从容对用鬼脚给对手送出美妙的助攻。所以,罗比尼奥的穿插,帕托的前顶,加上伊布在禁区附近的自由活动,米兰的前场三叉戟才能祭出完美的进攻乐章。不可否认,帕托正在尝试地作出牺牲,也愿意甘当进攻的绿叶,但从伊布的特点来看,他需要的不仅是绿叶,而是另一朵在锋线上与他珠璧交辉的花朵。
要红花而不是绿叶?这似乎不太符合伊布长期以来的进攻逻辑。但事实上,现在的米兰,太需要进攻线上的进球了,而进球的任务不可能场场由伊布来完成。帕托的特点,决定了他无法成为助攻伊布的最后一传者。在人球合一方面的功力不足,也决定了帕托无法从禁区外围,直接带球用速度冲击对手的防线,为伊布闪开进攻的空档。
所以,帕托所要提高的,更多的是加强合理的无球跑动,伺机用开始强壮起来的身体,向禁区发起冲击,而伊布就成为帕托前插的受益者,既可以选择后撤传球,让帕托成为真正的“终结者”,也可以利用帕托的掩护,寻找射门的空间。如果,这样的战术设计能够形成套路,无论身后是罗比尼奥还是卡萨诺,伊布与帕托,这对融技术与强壮、速度与射门的强大组合,有一万个理由为米兰打开进攻的天窗。
现在的问题,在于两点,一是帕托的生涩,也就是适应这样的打法需要时间。二是中场支持和边路进攻的不足。特别是在米兰的边路,一旦阿巴特、埃玛等突击手无法出场,除了奥多的传球在头顶上飞来飞去,除了安东尼尼数量有限地前插与质量一般的传球之外,米兰的进攻宽度,往往要靠前锋的主动拉边来实现。这客观上造成了伊布与帕托在距离上的遥远。所以,罗比尼奥的穿插几乎成为米兰进球的生命线。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米兰的弹球游戏有些力道不足,主要的问题出于中前场的衔接上。要补强这个环节,一个攻守兼备、跑动积极,融力量与速度于一体的传跑型前腰是必备的。这个人就是伤停的博阿滕。米兰在负于罗马一战前的系列胜利,恰恰打出了米兰进攻的王道。所以,阿莱格里一定强烈地想念博阿滕的回归,同时也寄望伊布帕托组合能够撞击出美丽的进攻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