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72)

(2022-09-13 09:10:14)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72

         ——蒙古族的盟旗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翻开内蒙古地图,对有些地方称“盟”,有些地方称“旗”,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总以为这是成吉思汗,或是元帝国传承下来的行政编制,其实盟旗制度是清政府为了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军政合一的政治制度。1636年清朝建立以后,许多蒙古族部落先后归降,为了解除蒙古族地区的威胁,达到分化、控制之目的,皇太极派遣大臣到各部稽查户口,编制牛录,划分游牧疆界,分配牧户。在此基础上,仿效军政一体八旗制度的做法,开始在漠南,继而在漠北设“旗”为行政单位。随着对蒙古族各部的征服,盟旗制度最终推广到了整个蒙古族地区。比如在乾隆年间,内蒙古设立49个旗,喀尔喀(今外蒙古)设立86个旗,青海设立29个旗,科布多(今分属中、蒙、俄、哈四国)设立19个旗,伊犁设立13个旗。朝廷对旗还作了诸多规定和限制,如规定蒙古族人不准越旗游牧、耕种、婚嫁,蒙、汉人民之间不准往来、通婚,更不准蒙古族人学习汉文等。“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个旗而成一盟。每个盟设盟长一人,副盟长一人。原由盟内各旗推荐,后改为朝廷派遣。盟并非一级行政机构,盟长无兵权,其主要任务就是担当三年一次的会盟召集人,履行监督和审查重大刑事案件等。应当说,盟旗制度对于维护蒙古社会秩序起到一定作用,但严重阻碍了蒙古族的进步与发展。新中国建立以后,盟旗制度彻底废除,为了尊重蒙古文化,仅保留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盟旗的称谓。其行政级别,盟相当于专区,旗相当于县。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下辖3个盟(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兴安盟),49个旗,3个自治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