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65)
(2022-08-01 14:50:43)
标签:
旅游 |
分类: 游记 |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65)
有一组数据,1300年-1990年的691年间,云南共发生旱灾211次,平均3.3年一次。其中连续2-5年旱灾的10次,特大旱灾11次。1991-1992年连续两年旱灾;1999年发生50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2003-2007年连续五年发生旱灾; 2010年发生百年不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历史少见;2020年又遭遇十年来最为严重的旱灾。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标明一个事实:云南旱灾频发。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水资源丰富(全国第三)的云南旱灾频发呢?主要原因:一是降水量季节性比较强。云南的气候有一个特点,即干湿季比较分明。11月至第二年的4月为干季,5月到10月为湿季。全年的降水量虽然比较多,但干季的降水量仅占15%,当春季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时,极易发生干旱。一般情况下,干旱程度通常在湿季开始前达到最强。二是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云南气候的另一个特点,即受地形影响较大。通常山区降水量大,河谷、盆地降水量小。可云南94%的都是山地,但问题是山区居民很少,全省大多数城镇农田和人口都聚集在群山环抱的河谷、盆地。也就是说人少的地方不缺水,人多的地方特缺水,岂有不旱之理?三是季风是干旱背后的推手。云南地处著名的亚洲季风气候区,由于西南季风从海洋携带大量的水汽,使得夏季云南降水量偏多,气候湿润。而到了冬春季,云南主要受青藏高原南侧的西风气流的影响,这些气流的水汽经重重山脉的“盘剥”,空气干燥,自然无雨可下了。总之,云南的旱灾是自然规律所致,而非人力所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