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9)

(2022-05-19 08:53:54)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9

           ——走进临县“九曲黄河第一镇”碛口

 

有人说,读懂了山西,就读懂了中国。但要读懂山西,首先要读懂黄河文化变迁史。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今天就到黄河岸边的一个碛口古镇走上一趟。碛(qi)是什么?《说文》上讲,碛就是砂石浅滩。碛口古镇就是因为位于黄河上一个无法行船的砂石浅滩“大同碛”而得名。大同碛号称黄河第二碛,是一段约500米的暗礁,落差10米,水急浪高,船筏难以通行。所以,黄河沿线商贸往来的船只到了这里,只能由水路改为旱路运输物资。久而久之,碛口就成了水运航道的中转站,往来物流的集散中心。要知道过去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主要依靠水运,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往来的船只有150多艘,应运而生的各类服务店肆300多家。这样日复一日,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名传遍南北。由于碛口意味着水路贩运的终结和陆路运输的开始,而高高耸立在山头上祭祀的地方黑龙庙,便成了商人们时时企盼的吉祥路标。一看到飞檐挑梁的庙宇,一颗心终于落地了,于是乎就大步跨进一家客栈,来一盘油炸花生米,一壶当地产的老黄酒,极其悠闲地品味着。商人们的到来,给碛口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碛口人从此就过着令人垂涎的阔绰生活。有句民谚说:“碛口柳林子,满地是银子,一家没银子,旮旯里扫得几盆子。”不过,随着陇海铁路的开通,碛口已繁华落尽,交通优势不复存在。但今天我们走在石块铺就的街道上,那“巷巷相通,铺铺相连”的特色建筑,那黄河岸边气势非凡的黑龙庙宇,仿佛还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被誉为“人生必去的10座小城”之一的碛口,值得你的光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