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8)

(2022-05-18 12:20:26)
标签:

旅游

分类: 游记

欣赏地理风光,聆听地理故事(8

           ——走进山西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哥到大门口……”一首山西河曲地方民歌《走西口》,悲怆凄美,催人泪下,它唱出了多少无奈和情愁,也勾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回望。明朝时期,为了防范蒙古军队的入侵,从山西至陕西又修了一道长达2000里的长城,并在长城外烧荒50里作为隔离带,以防止汉人与蒙古人的来往接触。由于年年烧荒,隔离带也就成了土地肥美的“黑界地”。康熙帝时,允许附近的农民在“隔离带”种地,这就是最初意义上的走西口。清朝中期,由于山西土地贫瘠,十年九旱,为生活所迫,人们不得不外出谋生。加之清王朝对赴蒙古实行开放政策,故此山西人以地临之便,形成了走口外之高潮。山西人走口外,明长城的杀虎口是一条重要途径,杀虎口也称西口。当然除了西口还有别的途径,如张家口人到塞外,叫走东口。走西口是一条艰辛之路,除了严寒风雪,还要防备盗贼。民谣有云:“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虎口还心抖。”所以,走西口不仅是人们对新环境的开拓,也是对生命的挑战与搏杀。如今已有2000多年的杀虎口,不仅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也铭刻着山西人外出谋生的血泪悲情,更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近代贸易兴衰的实证。走西口与闯关东一样,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口迁徙事件。所不同的只是迁徙的方向与人群不同。走西口是山西、陕西、河北人前往内蒙草原的迁徙,以山西人为主体,而闯关东则是黄河下游的百姓向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迁徙,以山东人为主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