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
(2022-04-15 10:11:56)
怎样理解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
——学习《素书》笔记之八十三
黄石公在《素书》安礼章里写道:“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意思是说,已经生出的祸患,应当慎其将来的再发生;厌恶现有的脚迹,就必须避免再重行。这里黄石公在告诫人们,要重视历史教训,慎审于未萌,应该知错必改,避免重蹈覆辙,再犯同样的错误。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酷吏,他的名字叫张汤。张汤与大司农颜异不合,正好有人因事告发颜异。张汤审问后,以颜异曾与客人对话说起新颁布的法令事,虽然没有明说却是内心诽谤,遂判处死刑。
于是开启了所谓“腹诽”的先例,弄得朝野上下都不敢说话。最后张汤也因执法严酷遭人暗算而死,死后身无余财。汉武帝怜惜,便提拔他儿子张安世担任官职,后晋升为尚书令,光禄大夫。一般人处于这样的高位,都会意得志满,骄横跋扈,可张安世却如履薄冰,为人谨慎。他汲取了父亲死亡的教训,看到了同僚霍光因野心太大而灭亡的下场,故此掌大权而不揽势,居高位而不张扬,举荐人而不让人知。自藏锋芒,廉洁勤政,成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历史是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该吸取。比如57年反右过火,后来进行了甄别,这就很好。但对58年的大跃进,“共产风”,却死不认错,导致十年动乱的发生,把中国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现在的中国政府重视总结经验,注意审时度势。比如,根据美国逆全球化的思潮,特别是这次俄乌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于4月10日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为应对西方的制裁,构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支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