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后令缪前者毁”?
(2022-03-14 10:43:53)
标签:
随感 |
分类: 随感 |
怎样理解“后令缪前者毁”?
——学习《素书》笔记之五十一
黄石公在《素书》遵义章里写道“后令缪前者毁。”意思是政令前后不一,定会遭到失败。如果说“令与心乖者”是心口不一,那么“后令缪前者”则是前后不一。古人云:“所行号令,前后不一,自相违毁,人不听信,功业难成。”春秋时期有个楚平王,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为反对他娶自己的儿媳,一家惨遭杀害。后来伍子胥将楚平王的尸骨挖出来鞭尸三百下以泄此恨,受到历代很多人的指责。我倒是很理解伍子胥的做法,因为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对别人感同身受的。为了消除抢儿媳的风波,楚平王竟对自己的儿子太子建动了杀机。这就牵涉到一个叫奋扬的人,当初楚平王让太子建去镇守城父时,就派奋扬做城父的司马,并手谕说:“侍奉太子就要像侍奉寡人一样”。这次又给奋扬一个手谕,让他把太子杀掉。奋扬是一个有大义的人,偷偷地将消息告诉了太子建,让他赶快离开楚国。楚平王怒斥道:你为什么不执行寡人的手谕?奋扬说:你让我杀掉太子,我不敢违抗旨令,但我必须先遵守你的第一个旨令,就是对待太子像对待你一样,如今我做到了,所以放掉了太子。弄得楚平王非常尴尬。做君主的,做领导的切勿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否则不但自己失去了威信,政令也难以执行。习近平早就指出:“决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一件事还没有做成,又要朝令夕改。”事实上朝令夕改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比如有的城市规划,换一届政府改一次;城市绿化,前一届栽树,后一届拔树,凡此等等。有人指出,朝令夕改,貌似不是什么大问题,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亚健康政治”,弊端丛生,危害极大。最后受伤的不光是老百姓,还有政府的形象,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