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研究生新生如何正确选择导师呢?这是众多研究生新生关心的问题。我根据自己读研的经验,下面分享一下入学选导师的经验,为大家支招如何正确选择导师。
首先,导师人品的重要性大于资质的高低,注意导师口碑。很多刚上研究生的新生对于选择导师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导师的职称越高越好,名气越大越好,这样对自己帮助最大。其实不然,如果一个导师名气再大,职称再高,但是不愿意花时间来培养你或者脾气大还打骂学生,这样的导师不过是徒有虚名。所以,新生选导师最好对导师的品质和口碑先做一番调查,可以多问问往届的师兄师姐,听听他们的意见会有很大帮助。
其次,导师平时的各种作风和生活做派定要符合自己需求。研究生导师各有各的风格和做派,有的崇尚学术研究,有的擅长从事政务,有的对学生严格管教,有的对学生放羊式管理。对此,新生最好对各导师的风格提前做一些了解,如果自己研究生阶段以学术研究为主不妨选择学术能力强,对学生管教严格一些的导师,如果学生计划研究生阶段多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妨选择放羊式管理的导师。不管怎样,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与导师风格。
再者,对自己喜欢的导师越早联系越好,最好亲自去拜访。每位导师手头上的学生资源并非同等,有些多,有些少。研究生新生入学时,可能会遇到一窝蜂奔着一个导师拜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撞车情况,能顺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导师,学生一定要尽早联系自己喜欢的导师。最好能在开学之前就发发邮件或打打电话给自己意向的导师,把自己的背景详细给导师介绍一下,让导师更早认识自己,这样选导师成功率就大很多。
最后,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尽早多联系几位中意的导师。选导师这码事很多时候要看缘分,不是你想要哪位导师,哪位导师就一定选你的,毕竟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所以,你一开始的意向导师就不该只有一位,而应该有两三位意向导师,并且尽早联系他们,让他们提前认识自己,这样成功率会更高。否则,很可能出现到时候你意向的导师都选择其他学生去了,而你最后沦落到只能选择一位并不大适合自己的导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