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移动互联网流量经营3git |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典型的平台架构是基于云和端构成的平台架构。
一般而言,在端这一侧,是平台提供的统一管理、安全、方便、集中、高效的用户界面。在云这一侧,越来越多的架构通过云计算技术以及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开放技术,整合第三方开发者,通过端和云共同组成了面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的平台架构。
这种架构的典型结构一般是,在端这一侧,也就是在用户这一侧,会包括由用户的数据、网络接入、社区、电商、桌面等不同形态所呈现出的用户门户。在云这一侧,非常典型的功能组建包括云存储和云计算,包括如分布式存储模块、资源管理模块、网络服务监控模块、应用运行环境模块、应用托管模块,以及必不可少的面向第三方开发者的开放API模块。类似的云加端的架构体系基本都是这样的。
云加端这种平台模式,在运营中的流程是这样的,一个开发者借助平台所提供的开放API完成应用开发,同时数据可以存储在平台提供商提供的应用托管服务平台中。在应用开发完之后,通过由平台管理员的相应审核,审批之后,纳入到应用开放平台中,这个应用开放平台由用户通过门户应用目录的方式进行获取。因此云加端平台的模式事实上也是一种典型的应用聚合平台的服务模式。
这种平台化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没有任何云计算可以脱离移动通信端这一侧的配合。同样,对于移动端一侧,没有云计算在另一侧作为支持配合的话,价值也不会最大化。
以腾讯开放平台为例,在端这一侧是大量的基于Q+以及微信的APP应用,应用数量正在不断增长。Q+已经逐渐加入了游戏、影音、微博、团购、旅游等一系列的APP应用,微信也不断完善支付等更丰富的功能。对于网民而言,微信或Q+正在逐渐成为网络在线生活中的一个门户,用户不需要一个个去下载安装各种应用软件,只需要通过腾讯客户端寻找不同的APP应用程序即可。事实上,从现在的趋势看,微信几乎承担了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操作系统的职责,腾讯开放平台的下一步部署无论做什么,都会围绕在微信上有大的部署展开,包括开放式的应用接口标准、浏览器整合、APP化的应用程序,各种数据的云端存储等,腾讯开放平台必将在端这一侧实现全面整合。
在云一侧,通过云计算支持这些原本隶属于不同开发商的应用,在用户的短界面上可以实现无缝链接。腾讯开放平台在云这一侧,包括五个部分,云存储、云转换、云安全、云账号和云开放。重点推进海量运维、海量计算和存储、海量数据分析,自动化搬迁和跨IDC部署,保证用户应用安全、支付和客户服务的能力,这正是腾讯云平台的演进方向。同时,这些云平台对于应用的控制力不再是表现为占有,而是开放,也就是提供开放的平台,引入社会化的开发资源,依托于腾讯既有的海量用户,以开放的姿态打造出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阿里巴巴也是这样,阿里巴巴在端一侧的整体布局,包括内嵌地图、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翻译、邮件、手机旺旺以支付宝无线等,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阿里手机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阿里巴巴在端这一侧的整体布局。除了在端这一侧的布局,阿里巴巴通过阿里云的部署,打造创业者云计算业务组群和开发者云计算业务组群。对于那些电商的创业者来说,前者提供了包括电商云、游戏云和社区云,将云计算的资源与互联网上的主流建站软件程序相结合,帮助中小互联网创业者降低创业门槛,打造互联网创业者及周边商业应用群体的生态链。同时还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提供的自助式渲染服务,通过云计算平台的计算、存储和任务调动能力,完成电影、动画、高清图像等的渲染任务。而面向开发者云计算业务组群,主要是提供基于云计算基础架构的网络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帮助应用开发者简化应用网络程序的构建和维护,并可以根据应用访问量和数据存储的增长进行扩展。到现在为止阿里云已经部署了数据中心、直流电服务器、分布式文件系统、数据库、弹性计算平台及相关的运营系统、虚拟机集群。总体来看,阿里巴巴在云加端的布局,就是通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和阿里云OS系统打造出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分享平台。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领导者选择云加端的模式作为自己的主流平台架构,隐含了它们对于这个时代生态链中价值优势的思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将会越来越成为关键的资源,通过云加端的模式,得以掌握用户所用的全部数据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所掌握的庞大数据流本身的商业价值不可低估。通过客户的持续粘着,对于用户的深入挖掘,将无形资产转换为有价值产品,这几乎是所有平台领导者的长久的盈利模式所在。
作者微信公众账号:shentuo-2011
作者新浪微博:@沈拓2011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