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桥萧氏萧可卿墓志-曾国藩撰
| 分类: 萧氏家谱相关 |


勅授(唐制,朝廷封授六品以下官称“敕授,清朝可以看为朝廷封赏,与皇帝的封赏不同)朝义大夫(文散官,没有具体职务,有俸禄,清朝为从四品。)萧可卿墓志铭
衡岳(衡阳府南岳)之阳(南面即衡阳县)有伊山(伊山,位于湘江西侧的衡阳县杉桥,系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嵝峰的余脉)因桓子(桓伊,东晋将领、肥水之战的功臣。名士、著名音乐家。)野读书于此(隐居)而得其名(伊山的来源)。东有萧可卿墓在焉。萧可卿名忠相字汝弻号也性。事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熟读经史,在当地做老师,教授的学生中出了好多名士,学生都是积极上进,许多都是岁贡生(由官府保举送国子监读书)
朝廷明我带领军队到衡阳(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7月以前,绿营兵跟湘勇就有摩擦,几经发展将长沙的文武官员得罪个遍,无奈8月13日曾国藩以剿匪为由就带着部队移驻到了衡阳。)湘军初期,人才缺乏,到衡阳也在访求有本事的人。请了萧可卿为幕僚。洞鉴练达(为人处世非常好)处理事务,筹粮练兵,打造军械,造军舰,都有依仗萧可卿协助。工作得力朝廷授监客(监督法律执行,现在的监察)湖南巡抚骆秉章,因为衡阳是太平天国进攻湖南的交通要地,方伯文(方宗诚(1818--1888),字存之,号柏堂,又号 毛溪 居士、西眉山人,为桐城派后期名家)又以衡阳的重要,为了保卫衡阳,授萧可卿知府同商(同知府,副知府)负责修衡阳外城,花费工钱三万二千两,用绢帛制图来看,修的非常好用料也好,排水修得通畅。这都是萧可卿不辞劳苦的结果,夏季发大水冲毁一些地方,萧可卿也及时修补完成,对他人的指责也不辩驳,修为好。当时萧可卿已经;六十多了,修城是宏伟巨大的工程,费尽心血,于六十八岁去世,葬衡阳西四十一都六区汪家冲口退涯林后艮山坤向,追封督师皖城令(荣誉),其后人邮寄书信乞求曾国藩为萧可卿作墓志铭,如果没有写到位的就以前的墓志铭为准。
前墓志铭
大家都说萧可卿学识好,有聪明做事踏实,身高七尺,九年前入曾国藩为幕僚。军机筹划,亲力亲为,不因事小而假借他人,这个时候突然得到去世的消息,非常伤心,萧可卿这个知己不在,东南(两江,江苏,浙江、江西,太平天国的地方)半壁江山的问题我与谁商谈车花,有有谁可以让我托付放心。
曾国藩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