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某某案杂谈 |
分类: 时事杂谈 |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1月27日上午对李某某等五人强奸上诉一案进行终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宣判结束后,该案审判长李纪红解释了社会关注的二审焦点问题,包括是否检测出精斑并非认定强奸案唯一依据、没证据证明被害人主动自愿与五人发生性关系或向五人卖淫等。
案件回顾
2013年9月26日 北京市海淀法院一审判决,李某某因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
李某某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提出上诉。
2013年10月19日 北京市一中院对该案进行了不公开开庭审理。
2013年11月27日 北京市一中院终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院释疑
焦点一:没有发现精斑仍可认定强奸?
李某某等五人均曾供认自己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在侦查机关也曾供述看到其他同案人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并且多名原审被告人均稳定供称,李某某、王某对被害人实施过扇打、踢踹等暴力行为,上述供述不仅与被害人的陈述相互印证,而且有证人证言、湖北大厦监控录像、物证鉴定意见等在案佐证。虽然法医物证鉴定没有检测到李某某的精斑,但是否射精和检测出精斑并非认定强奸的唯一依据。此外,综合其他原审被告人的供述及当庭指证,被害人陈述以及证人李某证实事后从李某某口中听到的事实描述等证据,明确且稳定地证明了李某某第一个与被害人发生性关系的事实。李某某等五人构成强奸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足以认定。
焦点二:是否确实存在嫖娼问题?
本案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被害人是主动自愿地与李某某等五人发生性关系或向五人卖淫。至于被害人及酒吧人员是否与李某某家属联系,属于事后行为,不影响对事发时被害人主观意愿的认定。
焦点三:为何未认定视频等新证据?
二审法院庭审中,上诉人的辩护人向法庭申请出示多份所谓视频证据,对此检察员均提出异议,认为与本案不具有直接的关联性。合议庭经依法审查,认为异议成立,因此对辩护人申请出示上述证据,不予准许。
焦点四:李某某接母电话未参与强奸?
李某某所提其在湖北大厦房间里玩手机、后来出去接电话的上诉理由,与其在一审法院庭审中称自己在湖北大厦房间“玩手机后来就睡着了”的供述不相吻合,与其他同案人的供述不符,且不能排除其没有作案时间和条件。所以,不能因此而否定李某某参与共同犯罪的客观事实。
评论:李某某案宣判
“倒李派”“挺李派”都不是赢家
11月27日,李某某等五人强奸案终审宣判,二审裁定驳回上诉人上诉,维持原判获刑10年。有报道说,梦鸽坐车离开法院时显得心情低落,李某某律师张起淮说还会坚持。但一位叫戚连峰的律师接受媒体采访说,在法律程序上,李家现在唯一可走的路是申诉,但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几乎是零。如此,李案应该到此结束了,这桩举国瞩目的案子可以算总账了:谁输了?输了什么?谁赢了?赢了什么?
显然,李家输了案子,也输了脸面,连带着输了钱财——有保守估计李家为这个官司的花费上百万元。原告当然赢了官司,但是,从法官介绍的案情看,原告并不需要这样的赢,这是一场被逼无奈的赢。无论是原告、被告,无论输赢,这场官司都在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痛。被告一方,因其家人特殊的公众人物身份,如何面对10年刑期。面对从风光无限到千夫所指的巨大人生落差,如何面对年轻的当事人更长久的人生,更是漫长而沉重的考验,这份沉重,是有可能把人精神和身体都压垮的。
有报道说,旁观了宣判过程的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马凤芝表示,宣判时梦鸽表情冷静,其他被告人的家人也表情平静,“有些家人自己流眼泪,但是没有出现法庭喧哗”。虽然,旁人无从知晓当事人此时此刻的心情;虽然,被告一方曾有很多言行让人不能接受,但这不应该妨碍人们对其当下处境抱有一分同情。甚至他们不能让人接受的言行本身,就是让人同情的理由——如果他们的是非观、道德观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自己和被害人,都可以避免这场悲剧。当然他们自己是否需要这份同情,是另外一回事。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此发表短评:“正确的舐犊之情,不在帮孩子逃避惩罚,而是以爱的力量,让他重回正路。社会人,注定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谁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负责,谁也不能例外。伟大的母爱,当是放手。”但是,一个人的是非观、道德观,还有审美观,还有行事风格,是人生处境长期塑造的结果;要对自己的“三观”有所反思,就需要反省自己的人生,反省社会对自己的影响,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时候甚至需要颠覆一些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这需要悟性,需要勇气,也需要外部环境的影响。
围绕这桩案子,很多人分成了“倒李派”和“挺李派”。网上发言中,不管是哪一派,都有理性缺失的问题:情绪压倒理性,立场重于事实,道德语言代替法律语言……“倒李派”的言论中,不难看出,此案成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宣泄情绪的渠道。“倒李派”与“挺李派”的对立,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社会裂痕;围绕案件的对立,反过来加深了人群的分裂和对立——在这个意义上,哪一派都不是赢家
新华社发表评论说:“每一个初生的孩子都是天使,而从天使沦落为罪犯,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剧。我们今天又一次面对这样的悲剧,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以及学校、社会、政府,也许都需要反思自己的责任,更需要切实和有效的行动。”确实如此,如果我们想从这个案件中反败为胜,只有深刻的反思和有效的行动,除此没有别的办法。
- (2013-09-10 07:55:50)
- (2013-09-09 09:15:36)
- (2013-09-08 13:46:41)
- (2013-09-07 07:30:00)
- (2013-09-06 08:20:10)
- (2013-09-02 11:20:46)
- (2013-09-01 07:5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