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资料收藏 |
广告突围深入社区
上海□□医院营销策略建议与实施计划
现在,随着医院的机制改变和体制转型,更多的医院开始从战略层面尤其是品牌塑造上进行统筹规划,而一改以往注重内功忽略营销的做法。2006年随着国家医疗政策的调整,上海还将延续医院投资热,而重点就是医疗力量比较薄弱以及外来人员比较集中的周边郊区。上海□□浦东医院改制之后,也将成为民营医院中的一员。就目前来看,医院如何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准确定位,塑造品牌,提升形象,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发展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医院如果没有市场意识,缺乏营销手段,不仅凝聚不了人心,还有可能失掉原本拥有的良好资源。要想把自身的优势资源、业务项目、服务手段等尽快传播出去,快速占领患者心智空间,离开广告传播是万万不行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从如何实现广告突围入手,分析探讨医院的营销策略。
第一部分:医疗广告面临的困境问题
医疗广告模式是目前民营医院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但是随着患者的成熟和对医疗广告的反感、医疗行业竞争的加剧、政府部门干涉和监控力度的加大等,医疗广告也逐步面临着诸多问题,陷入了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广告的营销力下降
1、同质化严重,差异性不足
目前国内医疗广告多半在医院领导的指导下,通过企划部门的创作完成,但是由于经验所致的习惯性思维,造成这些广告的表现手法、诉求方式、设计风格过于雷同。这些缺乏差异性的表现,导致医疗广告宣传“千人一面”,难以脱颖而出!
2、宣传成本上升,影响力低下
目前的医疗广告制作和发布的成本是越来越高,但影响力却是越来越低。吆喝叫卖式的广告已经过时,患者对这样的吹嘘已经失去了兴趣,医疗广告没有真正挖掘患者内心的需求,没有体现出医疗服务的差异化,在声嘶力竭、夸大其辞的叫卖声中,患者开始麻木。
3、患者信任度低,选择冲动下降
自从北京新星医院、上海长江医院事件以来,医疗广告遭遇空前的信任危机。逐渐理性的患者面对这样的自夸式广告,不再冲动,不再随便相信,而是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来审视,这无疑使医疗广告行业的传播成本和传播风险增加。
(二)门诊量和经济效益降低
由于医疗广告环境的恶化,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医疗广告的管理,限制很多让医疗广告的表现受到了束缚,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这样就直接导致民营医院门诊人数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三)投诉和退费率提高
1、专业能力强,吸引能力弱
虽然医院工作人员在医学方面很有专业素养,但是在心理学和处理投诉方面可能存在很多缺陷。他们不能准确了解患者的心态,不能和患者进行更深一步沟通,从而不能消除患者的疑问,致使退费率上升(甚至发生严重的医患冲突)。
2、诊前服务强,诊后服务弱
医疗服务价值越高,患者越关注就诊后的服务质量。但是,很多医疗广告只宣传高效的诊疗,却不宣传及时的诊后服务保障,患者对医院诊后服务的质疑也成为阻碍他们选择医院的重要因素。
(四)医院管控能力不足
1、医生:不愿开展不赚钱的诊疗项目
部分医生出于自己利益考虑,只愿意开展具备优势的利润丰厚的广告支持大的主打医疗服务,而不愿意开展新的诊疗项目。无疑会使医院的整体经营风险增加。
2、市场:竞争加剧,成本增高,营销阻力加大
由于民营医院的扩张加剧,同一区域内有多家医院在争夺市场,使得医院经营成本不断增高,如果广告能力稍弱,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进行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