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理性主义美学与“西方的孔子”苏格拉底

标签:
美学孔子苏格拉底哲学东元智库 |
分类: 艺术影视*美学美术 |
苏格拉底,是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被称作是“西方的孔子”,他不仅是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人物。
苏格拉底留给后世许多名言并流传世界。他提出“美德就是知识”的著名命题。他说,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认为通过理性的思考就能获得知识。
美,希腊语的概念,兼有美和善的意思,既指形体的美,又指好的德性,汉语和英语都很难用一个词对译它。
苏格拉底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绝对的美。美就是适用,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
苏格拉底从善或者说是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美。在这里,美不是指一种正义的思想,而是指正义的行为,而这个正义的意思就是适合的、发挥其自己功用的意思。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充分地实现了自己,就是一个充分地发挥了功用的人,也就是一个具有善的人,也就是一个美丽的人。
苏格拉底并不否认人的外表美,他认为外表美不是经过修饰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只有从事正义行为的人才是美的。
苏格拉底首先是一个伦理学家,他总是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待美和艺术。他是早期希腊美学思想转变的关键,他把注意的中心由自然转向社会,美学也转变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苏格拉底的美学主张,从社会的观点指出美的评价标准在于对于人的效用。根据效用,他看出美的相对性。从此美就与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美学与伦理学也就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