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崇尚梅花:花中有道需称最,始信名花集大成

(2018-07-23 20:27:11)
标签:

牡丹

梅花

唐朝

宋代

尚梅

分类: 随笔杂文*人生感悟

任何文化时尚的热点,都必然是时代精神的载体。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特殊的背景,使梅花的审美特征越来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价值持续升高,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成了崇高的文化象征。 

宋代崇尚梅花:花中有道需称最,始信名花集大成

牡丹宠冠天下的局面在北宋后期逐渐式微,梅花后来居上,成为咏花新宠。由“尚牡丹”到“尚梅”,这一转变背后蕴涵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剧变。金人入侵,北宋灭亡,改变了社会本来正常的运行,这一转折对于宋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乃至整个宋代社会的发展来说,均意义重大,文学发展的进程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折。

北宋后期,对于文人来说,当外在的实现严重受阻之后,内在实现就被抬到了高于一切的地位,即是人格的实现与完成。在内外落差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文人对精神的坚持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对气节、品格的关注和维护成为新一代文人精神的中心,文学创作的主旨也因此而有所转移。

这种转移不是对前辈的否定,而是文学精神在特殊条件下的深化。除了杂用儒、释、道,以坚固心灵堡垒之外,北宋后期好读书、以书本抵抗现实也成为一种文人守护自我的方式。在北宋后期,它成了一种文人风气。因此,由“尚牡丹”到“尚梅”就是社会习气风尚的变化而引发的审美趣味的变化。

梅花在宋代被推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真正成为象征文人精神传统和理想人格的图腾,除了历史风云变幻对文人心态的影响外,还由三方面的原因决定:第一,社会学因素:地主经济、私有园林的发展,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艺梅赏梅的兴盛。第二,思想史因素:儒学复兴,道德思潮,君子“比德”。既“清”且“贞”的人格理想,“花中有道需称最”。第三,生物学因素:花之早、色之素、香之清、枝之劲、生态之简,“谛视毫发无遗恨,始信名花集大成。”这三个原因造就了梅花在南宋成为宠冠群芳的名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