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考场作文忌讳华而不实生硬“拔高”

(2017-06-05 10:09:00)
标签:

高考

考场作文

东元书坊

东元智库

自媒体写作

分类: 职业教育*考试指南

高考将临,寄语祝福考生并分享考场作文写作经验:过分追求文章的华丽文采,忽略文章的内容和层次,不能说是还文章,尤其是在文章的结尾处刻意“升华”,生硬拔高,是不会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的,通常,这样的文章不但得不到高分,还有可能被打成“三类卷”。

应该说,考生追求文章的文采并不为错,问题是不可过分,不可以刻意追求辞藻的华丽多彩,如此难免会忽视内容的详实和层次的清晰。文章讲求文采无可非议,但这要有内容充实、语言匹配和思想深刻的基础。反之,就难免会写出空洞无物、华而不实的文章来,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到高分。因为高考阅卷有一条基本规定:华而不实的作文要控制其高分。

高考考场作文忌讳华而不实生硬“拔高”

    有考生同学错误地认为“作为的结尾一定要有升华的句子,才能深化主题,得到高分。”错!笔者曾撰文说作文结尾,强调:只要把该写的内容表达出来了,把想说的意思说清楚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封山收笔”,千万不可拖泥带水,画蛇添足,更不要弄些“哲理名言”喊口号,这样的结尾让人扫兴,也肯定不会得到判卷人的好感。笔者坚持认为,简洁明快,质朴无华,应该是文章的高境界,也是好的考场作文的水平体现。

当然,作文应该升华,但要“自然而然”。其实,评判一篇作文的结尾写得好不好,主要不在于考生一定要歌颂什么,那些能写出新意,写出与众不同的内容,写出深刻思想和崇高精神的文章更能获得阅卷老师的肯定,从而得到高分。

比如,有一位考生写了一篇《闻过则喜》的文章,其主要内容分三个层次讲到“闻过则喜”的好处,最后写道:当然,只有闻过则喜是不够的,我们更加需要闻过则“改”的精神,否则只是故作姿态而已。这“闻过则改”就是一种升华,而且自然有序,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更没有故意拔高的嫌疑。

最后提醒一句:一些喜欢使用名言、格言,或是哲学家的观点的同学,要注意在引用后加上自己的解释和限定。一句相同的话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关键是能恰如其分地为考生作文的思想内容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