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碗面”集中展示正能量

(2013-02-08 10:36:07)
标签:

善良

高尚

正能量

真诚

爱心互助

分类: 博主言行*诗草日志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本人在北京读书。那时候家贫如洗,好在选读师范大学,每月有15.5元的助学金。那时候钱真是钱,有助学金加之家父给的10元和女友补贴10元,在同学中间不算寒酸,不仅能吃饱饭,还能富余出一点儿钱用来买书,当然以卖旧书为主。

记得填报高考志愿时,重点大学第一志愿原来填写的是武汉大学,后又在最后一刻改为北京师范大学,图的就是北京是首都又是文化之都。想不到这一改写就彻底改变了个人的整个命运。这是插话,不提。

那时候的学生,读书真是如饥似渴,而且有点儿闲钱或者没有闲钱也要挤一点儿出来用来买书。每逢周日,琉璃厂及中国书店是常去并流连忘返的去处,那里也是许许多多穷学生汇集扎堆儿的地方。在那里,可以一毛钱买到一本渴望已久的书,有时候选购了一摞书也就几块钱。在那里,我买到了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翦伯赞的《中国通史》,还近乎凑齐了鲁迅的杂文集,现在依然在我的书架上。

那时候,往往是早出晚归。“早”是很早,为早早赶到琉璃厂“抢”到好书,星期天是不睡懒觉的。“晚”却不是很晚,因为早早地就花光了口袋里的钱,最多留够返校的公交车票钱。在抱着买到了书再看一会儿“蹭书”之后,便恋恋不舍地打道回校。

那时候,经常为了省钱,挎着书包再手捧几本书,出琉璃厂往北步行,一直走到六部口,再乘车到北太平庄。记得六部口长安电影院并排东邻有一家“晋风削面馆”,那里是我每次买书回程路过用特意留下的一碗面钱“改善生活”的去处,每次路过进去,只敢要也仅仅只能要上一碗面,那已经是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记得有一次,吃完面才发现没有了返校坐车的钱。但肩背手抱那么一些书,要一路走着回去确是有心无力了。于是,挤上22路公交车就去“自首”,好在那时候人情浓厚,售票员大姐一句“下回补上”就放行了。这样的事仅有一次却感恩终生。

一个周末,一摞书,一碗面,一次“蹭车”,一句通情达理的话语,成为终身难忘的温馨记忆。

近来,在河南郑州发生了“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故事,更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报道温暖了全国人,令人感叹不已。可以说,这是正能量的一次集中展现,犹如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人心,闪现着人性光辉,彰显善良与高尚潜藏于众多人的心底。一碗面再次佐证了一个真理:人心向善,社会温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