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再建议设立“国家读书节”

(2012-03-04 11:00:02)
标签:

东元智库

读书

数字出版

网络书店

文化

纸质书

读书节

分类: 出版编务*好书推荐

    周末网上逛书摊,并浏览网上帖子与留言,又见书友提及建议设立“国家读书节”的话题。适逢人大政协两会召开之际,不知道有没有代表委员也会提出建议或提案。据悉,早在2003年的两会,就已经有政协委员提出设立“国家读书节”的提案。

几年好几年近十年过去了,“国家读书节”还在期盼之中。

据了解,日本、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都有自己的阅读节,而近年来我国也有40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过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更有众多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书业经营者,尤其是每年与会的两会代表委员,都以不同方式提出设立“国家读书节”的建议或提案。

说起设立“国家读书节”的必要性,那些大道理还是留给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去说去讲,人显言贵么。仅提供以下数据可作参考: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仅达到50.1%,这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担忧。另有统计显示,我国国民每年人均读书4.5本,仅为日本国的1/9,而周边国家以及法国、以色列国民年阅读量的数据可作对比:日本40本、韩国11本、法国20本、以色列60本。还有来自联合国对世界500强企业家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的数据:日本企业家一年读书50本,中国企业家一年读书0.5本,相差100倍。再就是来自网上的一项相关国家每年人均购书量的数据:以色列64本、俄罗斯55本、美国50本,而中国平均每人每年购书不足5本。

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如此比对之结果令谁汗颜。

能否提出问题:国人已经富裕到没有钱买书的境地?国人已经忙到没有时间看书的地步?难道“全民阅读”仅仅满足停留在口号上?

学者说:一个不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

专家说:阅读应该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方法。民族要发展、国家要振兴,全民文化素质必须提高,必须将全民阅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基础工程和国家工程。

教授说:当前城市中有超过半数中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少数学生能读点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猎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在应试教育魔棒下,学生的人文精神缺失,人格发展不健全。要使素质教育在中国真正能够实现,需要使教育脱离功利主义的羁绊,创造一个倡导激励全民读书的外部环境。

笔者说:我国每年出版新书超过30万种,图书总印数超过70亿册,尽管人均图书拥有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我国人均5.3册,包括课本和教辅读物,而美国人均图书10册,英国超过8册),但是,即便如此,我们的阅读率却在连年下降,结合以上专家学者教授的警示,我们不应该尽快做点什么吗?

希望今年两会再有代表委员就建议设立“国家读书节”有点儿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