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谁上了一堂知识产权课
(2012-01-25 10:24:01)
标签:
春晚抄袭小品社会责任感知识产权剽窃杂谈 |
分类: 随笔杂文*人生感悟 |
但是,发生在央视龙年春晚的偷盗事件却不尽然,小偷可以很拽很拽地拿着偷窃的东西到拥有数亿观众的春晚舞台上显摆:郭冬临小品《面试》就是一件漂洋过海盗窃来的艺术作品,可悲的是,全国全球有多少人被其忽悠难以计数,这是谁的悲哀?
从网媒报道看,小品《面试》是一个“乱伦”作品。据网友披露:UN-JASH《打工面试》应该是早在2010年3月就已发表出来,而田昊和姜力琳的《面试》在2011年11月出现在《我要上春晚》,郭冬临等人的《面试》出现在2012年1月春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需要有人调查了解。如果属实,是人都明白应该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其中有一点儿可以明确,这是侵犯知识产权,而且发生在春晚现场,可以说是面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应该说,我们尽管不知费了多大劲儿宣传我们重视知识产权,严厉打击盗版等侵权行为,然而,还是有许多人根本没有从根本上予以重视,更有不少人根本不知知识产权为何物,也就根本谈不上尊重和保护了。《面试》抄袭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们多么希望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格被早点儿承认,为此,已经付出很大努力。然而,只要有《面试》之类的事件不时发生,恐怕很难被人家承认。进而言之,在我们国家,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知识产权,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央视龙年春晚亮点看点很多,网上有不少赞誉的声音。本人也认为今年的春晚确实不错,可圈可点。想必年后春晚剧组会有一次小结,建议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汲取《面试》这一血的教训,鉴于春晚惯于用鸡鸭鹅牛说事儿,这里应该说一定要汲取《面试》这次掺合搅拌着鸡血鸭血鹅血和牛血的血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