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瓜新高度:吃西瓜就着老干妈

(2017-07-13 15:07:21)
标签:

杂谈

​吃瓜新高度:吃西瓜就着老干妈

乔志峰

今年夏天我没虚度。我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吃西瓜就着老干妈,别有一番风味。

吃瓜新高度:吃西瓜就着老干妈

​食材搭配是门大学问。我一向认为,发明西红柿炒鸡蛋的厨师,是一千年都不一定能出一个的不世之才。那色香味,绝了,令无数人闻之垂涎欲滴,百吃不厌。

我平素最不喜吃土豆,看见就没食欲。有一次去拜访一位安徽的老兄,他亲自下厨炒菜,一会儿就摆了一大桌。其中有一盘土豆丝,定睛看去,却与普通酸辣土豆丝之类不同,夹一筷子尝尝,味道好极了,非常爽口。原来,他是将土豆丝和洋葱丝放在一起炒的。从此,我也能吃土豆了,当然,也是掺洋葱一起炒。

吃瓜新高度:吃西瓜就着老干妈

​史上最幽默也最惨痛的食材搭配发明,来自清朝“怪侠”金圣叹。他对清廷大兴文字狱极为愤慨,奔走呼号“孔子死了”,并带领学生通过哭孔庙等方式表示抗议,后被以蛊惑倡乱判以死罪。人民网文史频道刊发的一篇文章记述了金圣叹临终时的情形:

“怪侠”金圣叹幽默了一辈子,就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不改英雄本色。刑场上,泰然自若,向监斩官索酒畅饮,大笑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酒罢,对刽子手说,“有要事相告。”人家以为这位“怪侠”会透露出什么传世之宝或什么惊天秘密,赶紧拿来笔墨伺候。但这位“怪侠”给了他一句哭笑不得的“秘密”:“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的滋味。此技能传下去,死而无憾也!”这是金大侠留于后世的最后一句话。

​吃饭的家伙都快掉了,最担心的竟然是“花生米与豆干同嚼”的秘诀无法传之后代,一叹。当然,这个故事有不同的版本,比如有的说金圣叹临刑前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里边记述了这一“秘诀”,他人以为信中有什么秘密,偷拆后发现只有这么几个字,不由被气笑了。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数都是吃货。有人喜吃肉,有人爱喝茶,有人嗜酒如命。金圣叹无疑亦属标准的文人、典型的吃货,会吃,还勇于尝试、乐于创新。不过,其“花生米与豆干同嚼”的吃货秘籍,却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感受更多的是无奈、无力、孤愤等郁郁之气。

吃瓜新高度:吃西瓜就着老干妈

​金圣叹是如何发现“花生米与豆干同嚼”妙处的,我们不得而知了。而我发现“吃西瓜就着老干妈,别有一番风味”,其实很偶然。吃西瓜,顺手拿勺子舀着吃,入口发现酸酸甜甜之外,还有一股辣辣麻麻的味道,感觉不错。一愣方才想起,勺子舀过老干妈,忘洗了。不由兴起,干脆挖一勺老干妈涂抹在西瓜上,大快朵颐,不亦乐乎。然后还有更疯狂的——将西瓜切成小方块,放在大盘内,用老干妈以拌沙拉的方式拌好。哧溜哧溜将一盘西瓜吃完,那叫一个爽啊!

​在网络上,有人将“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窃以为,身为“吃瓜群众”,经常研究研究吃瓜的新方式,吃出新花样、不断推陈出新,既是自娱自乐,也是正能量呢。

吃瓜新高度:吃西瓜就着老干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