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盘”4年,为何浪费难免?

(2017-06-27 19:50:08)
标签:

杂谈

​“光盘”4年,为何浪费难免?

乔志峰

“光盘行动”4年:剩饭仍难免,有餐厅1天剩120升食物。2013年初,为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光盘行动”在全国推行,倡导市民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各大高校、餐馆纷纷响应。4年来,北京“光盘行动”成效如何?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餐饮门店及高校食堂十余处,发现大多市民都能做到适量点餐,离座后盘中剩余一成左右菜品,尽量光盘。但也不排除因“量太多”、“口味不合适”等,存在剩菜剩饭问题。(6月27日《新京报》)

“光盘”4年,为何浪费难免?

​“扶着墙进去,扶着墙出来”,这是人们调侃的吃自助餐的“标准状态”。其实,哪怕真的多吃一点,毕竟是吃了,只要不是“撑出毛病来”,大可一笑了之。只不过,现实中更常见的,是明明吃不了,却非要大量拿取食物、大量点餐,仿佛不如此就吃亏了似的。结果,不少食物被剩在那里,造成极大的浪费。

据统计,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还有很多农村扶贫对象、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舌尖上的浪费”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反思,不管是商家还是普通人,不管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节约都是必须的;不管是谁,都有责任、有义务制止浪费行为。“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厉行节约应当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之前有媒体报道,人均消费近200元的海鲜自助,要提前收取顾客每桌100元钱的保证金,这让食客王女士有些不满。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不少自助餐商家都有这样的规定,商家称此举目的是“避免浪费”,引起食客的重视,实际操作中,如不是浪费过于严重,钱都如数退还。食客对此态度不一。消协表示对商家此类做法没有明文禁止。律师认为,只要商家提前告知规则,双方达成一致后有合同关系,就应遵守。

“光盘”4年,为何浪费难免?

​毋庸讳言,商家称自助餐收保证金是为了“避免浪费”,恐怕主要还是出于降低自身成本的需要,而非完全为了公益目的——消费者花的钱是固定的,浪费的都是商家的“真金白银”。但不管自助餐保证金能否真的“避免浪费”,在客观上对弘扬良好节约风气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商家对浪费食物的行为进行劝导是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像这种收取保证金的做法,不仅会受到合法性的质疑,还可能引发部分食客不满。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应尽量避免跟消费者正面发生矛盾。其实,只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完全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此前有商家不罚款、不收保证金,而是对实现“光盘”的消费者给予一定的优惠或奖励。如此一来,岂非既起到了引导节约的作用,又让消费者乐于接受、皆大欢喜吗?

相对于商家,政府层面也应采取更多有引导性甚至有约束性的措施。据悉,世界上不止一个国家对浪费食物制定了处罚规定。特别是德国,对浪费行为处罚尤其严厉——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见证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此前有报道称,有中国游客在德国用餐浪费,被处以30至50马克不等的罚款。对消费者进行罚款是否妥当,或许有待商榷;但这种积极主动制止浪费的态度,却值得借鉴。

“光盘行动”4年,为何浪费难免?我们是否该考虑拿出更为严厉也更有约束性的措施来了呢?

“光盘”4年,为何浪费难免?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7/0627/01/CNTAOLND000187VI.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