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智能过街系统”难挡“中国式过马路”

(2017-03-03 17:02:42)
标签:

杂谈

​“智能过街系统”难挡“中国式过马路”

“智能过街系统”难挡“中国式过马路”


乔志峰


深圳南山首推“智能过街系统”,专治“中国式过马路”。近日,深圳交警在留仙小学附近的留仙大道某红绿灯路口,试点智能行人过街系统,并邀请普通市民等现场体验新系统。该系统由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语音播报和前端计算机等系统组成。其充分结合现有检测、控制、语音、人脸识别、自动抓拍报警、ITS等技术,在红灯亮起时,闸门关闭,将行人止步于闸门一侧;在绿灯亮起时,闸门打开,将行人安全放行。若有行人强行跨越或破坏设施等行为,摄像机将对以上行为自动抓拍、抓录和进行人脸识别。同时违法行为将即时曝光于路口显示屏上,进行社会监督和被纳入个人信用诚信系统。(3月2日澎湃新闻网)


为了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的痼疾,各地的管理部门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千方百计,有罚“带头大哥”的—谁先带头闯罚谁,有搞“文明接力”的—谁闯红灯,就得站岗抓到下一个违规行人……这些新举措都曾带来如潮争议,推出伊始据说效果还都不错。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都陷入疲软境地,有的还悄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请恕我直言,这回深圳推出的“智能过街系统”,看起来很“高科技”,却恐怕也难逃“宿命”,无法从根本上挡住“中国式过马路”。


要推行“智能过街系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有专人管理,非常麻烦。如果有路人就是跟规则对着干,抢在护栏闭合之前强行“闯关”,甚至学刘翔来个“大跨栏”,你又奈他何?特别是大马路上搞个这玩意儿,占地方不说,开开合合也有安全隐患。这些设备摆在马路上,终归有点碍事,让本来就不宽敞的城市道路更加逼仄。别到时候钱花了不少,也折腾得不轻,最终却是黯然收场。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众所周知,这一痼疾的顽固程度想必也“地球人都知道”,就不再赘述了。窃以为,解决“中国式过马路”,不能被动地搞这类“智能过街系统”,单靠技术手段效果有限。解决之道只能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是加强教育引导,让所有的市民都自觉自愿地遵守交通规则;二是严格执法、严管重罚,谁敢违规罚谁,不能让任何人有“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人不敢违规、不能违规。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乔志峰评论”(qiaozhifeng000)


一直播,乔志峰(ID:53909019)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7/0302/11/CEH4TMR5000187V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