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让出租车司机别再“疲于奔命”

乔志峰
郑州的哥被发现死于车内,或因过劳引发心肌梗塞。据目击者称,该出租车于头天中午停在事发地就没动过,路人以为他在睡觉,第二天早上有人来打车,叫不醒司机才发现司机已没有呼吸。据其家人介绍,发现死者没有回家,到处找没找到。因司机患有心肌梗塞,可能是突然发病导致死亡。具体死因,目前警方还在调查。(9月30日《大河报》)
近年来,关于“过劳”的话题备受关注。其实,不仅是白领和脑力劳动者,很多体力劳动者也都面临着过度劳累的问题,就拿出租车司机来说,相关的新闻就有不少。北京就曾有一辆出租车撞树导致包括司机在内的3人当场死亡。据过路出租司机介绍,该车司机可能是双班,疲劳驾驶,工作应该在十小时以上。虽然引发上述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否确系过劳尚无法完全确定,但出租车群体非常辛苦劳累却是不争的事实。有数据统计,出租车驾驶员每天驾车超过10个小时很常见,高达10好几个小时者也不鲜见。有出租车司机这样自嘲:我们就是“植物人”,开车的时候像“植物人”一样麻木,休息的时候睡得像“植物人”一样人事不省。
造成出租车司机过劳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收入的压力。众所周知,承包费(即俗称的“份钱”)是出租车司机非常沉重的负担,“的哥”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上午为石油公司干,下午为出租车公司干,晚上才是为自己干”。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们怎能不疲于奔命?现在网约车的出现,更是让出租司机感受到了更大的竞争压力。对现行的出租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的呼声一直以来都很高,期待早日能有实际的进展。
另外,出租车司机的合法劳动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由于出租司机的工作特性,采用的是“不定时工作制”,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因此很难做出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虽然《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连续驾驶普通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要扣6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让一些出租车公司放松了管理,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不顾安全和司机健康,变相默许或鼓励司机超负荷工作。
不再让出租司机成为疲于奔命的“植物人”,既是对司机及其家人的呵护,也是对乘客和公共安全的负责。当前最迫切的还是要改变现有的分配体制,让司机不用“过劳”就能过上体面的生活。同时,也要推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此进行监督。例如,巴黎市政府明确规定:出租车司机工作不得超过10小时,否则将被罚款。他们在出租车的后车窗上都安上了一个电子显示器,记录出租车司机当天的工作时间,警察一目了然。类似做法可以考虑“与国际接轨”。(图文无关)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乔志峰评论”(qiaozhifeng000)
欢迎加微信869662393
新闻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