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作坊”混进美团外卖,说好的“严格审核”呢?

(2016-07-07 07:44:29)
标签:

杂谈

“黑作坊”混进美团外卖,说好的“严格审核”呢?

http://proc.iifs.ifeng.com/blog/2016/07/07/l6KhypeTabqmoXnM07iboLOz1We2eKp2roOmZGVrb5htamqUcWqQwm2XZ5aX3mRmlJLCZJWPYZLBoKCW.gif

乔志峰

问题作坊混进美团外卖,月接8000多个网上订单。没门头、无执照,搭建在一片废墟旁的破旧小屋里,不到20米就是一个废品收购站,这样的饭店如果开门营业,想必没人愿意前往就餐。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家作坊,通过“美团外卖”摇身一变,成了受顾客“喜爱”的网上餐厅。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问题作坊多没有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但都通过了美团外卖的“严格审核”,并且有的作坊月订单量达8000多单。(7月5日《河南商报》)

问题作坊存在问题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曾经点过他们食品的消费者得知真相,恐怕连隔夜的饭都要吐出来。而更值得追问的是,问题作坊没有营业执照和餐饮服务许可证,是怎么通过美团外卖的“严格审核”的呢?

网络订餐平台存在黑幕,早已不是秘密。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就对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惊现黑心作坊进行了曝光。一时间,当事商家连夜回应,监管部门也第一时间表示要强化管理。事后,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约谈了包括“美团外卖”在内的4家网上订餐平台。当时我就觉得,监管部门的“315速度”,看似效率极高,却也从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平时效率之低。媒体调查能够发现的,为何监管部门未曾发现,直到曝光后才来亡羊补牢?

承诺和“誓言”言犹在耳,“网络黑作坊”又被媒体踢爆。很多例子都表明,一些痼疾之所以久拖不决甚至愈演愈烈,并非源于官方时常强调的“人手不足”等客观因素。只要他们转变观官念、增进服务意识,不偷懒、不拖延,很多工作是完全可以满足群众需要的。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媒体没曝光,是一种工作状态;媒体曝光了,立马就是另一种状态。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为什么监管总在曝光后?这难免令人担忧:3·15风声一过,会不会故态重萌?如果不能形成长效机制,难道要让消费者每年都盼着3·15?现在看来,上述担心并非多余,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还很严重,陷入了令人尴尬的“历史周期律”。

现在消费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最后的根源都指向了“监管不力”。要想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要靠自律,更要依靠完善的外部监督和严厉的问责制度。监管部门守土有责,才能形成长效机制——天天严监管,全天候、全方位、无缝隙、无死角,及时堵塞相关领域的漏洞,绝不能让互联网成为无良商家坑害消费者的平台。

新闻链接

http://news.dahe.cn/2016/07-05/10709670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