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即使“太原封杀‘滴滴’专车”是误解

(2016-05-26 08:12:20)
标签:

杂谈

即使“太原封杀‘滴滴’专车”是误解

乔志峰

太原举报“滴滴”奖100,官方称不是针对专车。网上一篇“太原封杀‘滴滴’专车”的消息不胫而走,新京报记者从太原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近期太原市确实针对非法客运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但并不是针对“专车”的行动。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快车、专车等也被列入“黑车”名单,市民每举报一辆“黑车”可获奖励100元。(525日新京报)

太原此次整治的大背景,乃是最近太原正在开展“五城联创”,整顿非法运营、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只是其中一项工作。因此,我个人相信官方打击黑车“不是针对专车”的回应。此举之所以引发舆论较大关注,是因为在客观上确实给部分专车运营造成了较大影响,而“专车之争”原本就是近年来争议较大的社会话题。

专车刚一出现,就得到了很多乘客的青睐。其主要原因,除了专车档次较高、车况较好、网络约车方便快捷之外,专车司机较高的整体素质和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也是重要原因。乘客不再被拒载和呼来喝去,找到了真正当“上帝”的感觉。可以说,专车就是一条“鲶鱼”,搅动了此前在垄断经营体制下一直波澜不惊的出租车市场,因此也不可避免地“抢占”了不少传统出租行业的市场,动了某些人的“奶酪”——不仅是出租车司机,还包括出租车公司,甚至还有其背后那些拥有某些权力的管理部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更难,各种矛盾甚至是冲突由此而生。

在市场经济原则下,竞争越充分的市场就越有活力。有竞争,就能促进从业者充分考虑顾客的利益和感受,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否则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显然,这既符合消费者的根本利益,从长远来看,也能带动整个行业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打破垄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疑是大势所趋,虽然当中可能会有阻力,但最终结果必然是开放取代垄断、进步取代落后。

地方政府在对待专车的问题上应该更加审慎,毕竟这是个新生事物,规范管理理所应当,非要一竿子打死(即使并非刻意针对)未免有武断甚至懒政、惰政之嫌。工信部部长苗圩225日在回应关于滴滴打车问题时说,这是互联网时代分享经济的产物,新生事物会对传统行业带来冲击。此事监管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也参与了这项工作。总体上应积极支持,但要趋利避害,把好的地方充分发挥出来,不利的地方压制到最低。相对而言,工信部长的态度就开明、理性得多。

  

“并非针对专车”的整治提醒我们,及早出台针对专车的法律规范迫在眉睫。今年3月,经住建部常务会议、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安部关于废止<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的决定》。很多人将其解读为既是对传统出租车管理模式的调整,也是为网络约车管理办法的出台扫清了政策障碍。实际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去年10月已经在征集意见了,可时至今日尚“千呼万唤不出来”。这当中是否有着利益博弈或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得而知;但不管是出于消费者的本能,还是出于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渴求和推进,我们都希望专车立法的步伐能够进一步加快。

新闻链接

http://money.163.com/16/0525/08/BNT7THJ3002526O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