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武装到牙齿”无法根治涉医暴力
乔志峰
湖南卫计委:医疗场所要装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5月19日,湖南卫计委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省所有医疗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确保监控无死角。通知提出,医疗机构要把保障医务人员安全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加大重点部位巡查密度,对夜间值班科室等关键部门安排专人值守。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设立警务室,确保不少于一名常驻警力。(5月19日《新京报》)
湖南卫计委之所以强化医疗机构的安全保障,源于5月18日邵阳市邵东县人民医院发生的一起恶性暴力伤医致王俊医生死亡事件。而就在不久前的5月6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严密防范暴力伤医事件的紧急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与公安部门联合行动,严密防范全省医疗机构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同样的,该通知出台的背后也有极端事件——广州退休主任医师家中遭持刀伤害,抢救2日后仍不幸去世。
医疗领域暴力事件频发,促使相关部门不得不出台更为严密的安保措施。实际上,早在2012年5月4日,当时的卫生部就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调公安机关向二级以上医院等重点医疗机构派驻警务室。通知强调,要加强保卫机构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加大安保投入,配备必要的装备;对门急诊、病房等重点科室、部位,实行24小时安全监控。通知内容大同小异,并且都是“十万火急”,但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否则,几年过去了,类似的通知和措施就不会反反复复出台、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了。
相关部门曾解读称,此举是为了“维护正常诊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与人身安全”,但略微关注一点时事的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在医生频遭伤害甚至杀害的背景下出台的,最主要的目的,应该还是“保护医生”。为了“保护医生”,卫生部和公安部甚至还联合印发过《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后来不断出现的此类紧急通知,就是对上述通告的具体落实。
不遗余力“维护正常诊疗秩序”、“保护医生”,当然是有必要的。这不仅关乎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和利益,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医生和患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现如今却似乎成了一对“冤家”。何以至此?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在患者看来,医生的形象早已充满负面色彩,但或许,医患之间本不应为敌,他们都是医疗体制的牺牲者。确实如此,在现有医疗体制之下,很难实现公共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更无法让患者得到尊严、让医生得到尊重和安全。
要减少医疗领域的暴力事件,固然要严防死守、坚决打击,同时亦需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能够正视问题、承认问题,进而生出改进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的“勇猛心”,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把希望仅仅寄托于下发紧急通知、对伤医行为被动防守。医患关系理顺了,虽不一定能够完全杜绝暴力事件,起码能将其降到最低。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对现行的医疗体制动大手术,真正实现公共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这个病根不挖出来,医院就是“武装到牙齿”也效果有限。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6-05-19/doc-ifxsktvr0951651.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