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单位连“给妈妈写信”都管?
乔志峰
公司要求母亲节给妈妈写信,一半员工反对,六成网友表示支持。百善孝为先,不少企业把孝顺父母作为考核职工素养的软性指标。有公司甚至要求,母亲节这天每位员工要给母亲写封信,公司将统一预定一束鲜花加上这封信送给母亲。面对这种活动,这家公司一半以上的员工明确表示出了反对。有人提出,“我自己给妈妈打个电话就好了。”也有人说“鲜花可以有,但是能不写信吗?”而在调查中,约有六成网友支持公司的做法。(5月8日央广网)
或许有人会说,涉事公司的出发点是好的,关心妈妈、孝敬老人总是应该的。其实不然。现如今,很多炒作和不正常的做法,都会打着一个看似非常美好的幌子。比如,同样是过母亲节,有些单位最热衷的做法就是组织员工给母亲洗脚。非要把本应发生在孩子和父母私人空间的亲密举动无限放大,甚至要有组织、有纪律地拿到公共场合来“集体进行”,显然就有了“表演”和“作秀”的性质,沦为了赤裸裸的形式主义。
“给妈妈写信”只不过是上述风气的一个“变种”。只可惜,此举技术含量太低,甚至还有那么几分落后和搞笑。这都什么时代了,电话、QQ、微信等通讯工具方便快捷,如果选择视频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看到即时图像,放着这些直接的方式不用,偏要吭哧吭哧写信,累不累?傻不傻?你不嫌麻烦,也要考虑一下妈妈戴着老花镜吃力读信的难处好不好。当然,也可能有人就是认为手写书信更能表达心意,那就属于是个人的选择了,他人无权干涉。但作为单位要采取强制的手段要求员工写信,恐怕就不仅是愚蠢那么简单了,是否有干涉员工私事甚至侵权的嫌疑呢?
母亲节为何催生了那么多的“创意”?为何某些单位要对员工的私事、家事指手画脚甚至强制要求呢?有人是借此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为企业或单位制造影响、挣得面子;有人则是随大流,看到别人都在搞,自己想不出更好的噱头来,就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学。同时,我觉得还不能完全排除另一种可能——某些人试图通过此类方式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礼教招魂,以此满足自己的畸形心理和“培养听话员工”的需要,甚至从中攫取名声和利益。
退一步,即便“给妈妈写信”的出发点确实是好的,涉事单位并未“夹带私货”,也只可以倡导,而不能强制。对母亲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千万种,绝非只有写信一种。该公司如果真有诚意,能不能创造条件让员工“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呢?假如公司在要求“给妈妈写信”时附带了其他奖惩规定(比如经济处罚、评先等等),那么就更是涉嫌违反劳动法规,劳动监察部门应及时介入调查,规范用人单位的管理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新闻链接
http://china.cnr.cn/xwwgf/20160507/t20160507_5220851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