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乐见政协讨论“炸锅”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
乔志峰
慈善法草案讨论会:委员撸袖大喊“管理费太高”,15%引发炸锅式讨论。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工商联界别21组有关慈善法草案的讨论会猛然间热烈起来,像一锅沸腾的开水——有的委员撸着袖子,站起来喊“等着,我念给你听听”;有的委员往手上吐口唾沫,哗哗翻着草案,找他说的第28页;还有的委员高声向做记录的秘书组喊着,“别给我们写简报,今天这意见得专报,专报!”撸着袖子的委员是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陈志列,他右手戳着慈善法草案的第28页,大声道:“15%的管理费太高了!”(3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慈善机构管理费过高的问题,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此次慈善法草案中,给出的管理费高达15%,也难怪会让委员们“炸锅”。当然,15%到底高不高、还有没有下调的空间,需要经过审慎的测算方能得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结论。但不管怎样,委员们“炸锅”本身,就值得关注和点赞——这才是参政议政,这才是真正履行职责。
相信很多人都通过网络上流传的照片和视频,领教过国外议会开会时的“火爆”场面——有激辩,有毫不掩饰的恼怒,甚至还频频上演“全武行”,两个人或一群人扭打成一团。以前,我们对此都是当奇闻或笑话来看的,并且大惑不解:不就开个会吗,这些“洋鬼子”至于这么激动吗?现在,相信很多人都对此生出了几分羡慕或者说是敬意:看人家多率直,这才是“誓死捍卫自己的观点”、为自己所代表的群体锱铢必较地争取利益啊。
开会并非“火药味”越浓越好,在理性、和谐的气氛中,同样可以辩论,同样也可以鲜明而坚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很显然,更要避免出现老好人式的唯唯诺诺,以及不敢发表自己观点的“打酱油式”参会。在共商国是的地方,有讨论、有争论,比一团和气、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声音”更能发挥作用。对于政协讨论“炸锅”的一幕,绝大多数人都是喜闻乐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只会投赞同票的“哑巴代表”、连续多年请假的“酱油委员”以及“套话代表”和“空话委员”必然越来越少,直至被淘汰。保障代表们畅所欲言,让不同观点的人自由发表看法,不让任何人因任何原因“闭嘴”,才是现代社会文明和民主政治的真义,也是设置政治协商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初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政协讨论“炸锅”,其意义已经超越了慈善法草案讨论的范畴,折射出时代的进步。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