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大人范儿”,谁该反思?

(2015-12-31 17:05:14)
标签:

杂谈

孩子“大人范儿”,谁该反思?

 

乔志峰

 

这几天,湖南某小学的一篇学生作文在各大社交平台疯转:该学生在学校打了预备铃后去厕所,遇上熟悉的值日生得以“开后门”。由此,孩子在日记末尾写道: “真像大人所说的,现在的社会只要有熟人就能办成事。”孩子的举止言行颇具“大人范儿”,看过此文后许多人在苦笑之余不免唏嘘:还在象牙塔里的小学生已深谙社会的潜规则。记者走进长沙市区5所中小学,对近百名中小学生展开调查。少数学生坦言,身边有过“拉关系、走后门”的行为。(12月30日《长沙晚报》)

 

虽然孩子童言无忌,对此无须过度解读,但小学生“大人范儿”的日记所折射出的问题,却依然值得我们反思。

 

曾经,著名作家二月河在谈到反腐时表示,腐败甚至渗透到一些地方的小学和幼儿园。“有的幼儿园小朋友和老师说,阿姨,我爸在煤电公司工作,你要是缺煤了就和我说一声。在小学阶段,一些小学生晋升班干部享受特权,可以免交作业。”二月河说的是实情,还是危言耸听?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我是相信的。几年前,一个更为极端的例子广为人知:一段“广州一年级小学生的理想”的采访视频中,一位6岁小女孩称自己长大了想做贪官,为什么呢?因为贪官“有很多东西”。这话虽然亦属童言无忌,却也足以令我们这些成年人直冒冷汗。

 

教育领域本来应该是一方净土,孩子本来应该是一张白纸,不该与社会不良风气同流合污。但一些事情似乎表明,某些地方的教育领域不仅没能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袭,反而变本加厉,成了不良风气的“放大器”。例如,现在社会上“官本位”盛行,某些学校里就班干部泛滥成灾,乃至于闹出了“拉灯委员”(就是每天负责开关电灯)一类的笑话。家长贪慕虚荣,学校便“官帽”奉上;应试教育和升学需要拉大旗作虎皮,学校便索性批发起“三好生”的头衔,一个班,几乎人人都有奖状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又怎能不受到污染和伤害?

 

在震惊于“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反思“现在的社会风气怎么了”。在不良社会风气的潜移默化下,孩子们很早便深刻领会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流行语的“精神实质”。更有甚者还可能迅速“早熟”,当官、搞关系、享特权成为他们懵懂的向往。

 

谁污染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相信每一个成年人都心知肚明。特别是家长,言传不如身教,在孩子眼里,家长是最好的老师。社会缺少诚信和规则意识,那么最基本的社会秩序也将受到冲击。如果大人在这方面出了问题,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很可能是难以挽回的。在对孩子的“大人范儿”感到惊讶的同时,包括家长、教育者和全社会在内,都应该自查自省,并拿出实际行动来。

 

 

新闻链接

http://news.changsha.cn/h/187/20151230/38439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