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乔志峰
郑州女环卫工为流浪者端热水买炸串,微博走红。郑州街头,一女环卫工给屋檐下的流浪老人买来炸串,端来热水。环卫工蹲在老人的身边,和头发凌乱的他近距离说话。前天郑州街头的这一幕,让路过的一个女孩倍感温暖,随手拍下后上传了微博,感动了很多网友,大家纷纷称赞这名环卫工“最暖心”。记者采访发现,这一暖心之举的背后,还有一个关于爱心传递的故事,很多市民都曾帮助过老人。(12月10日《大河报》)
一位好心的环卫工大姐偶然被善良的市民发现,然后带出了一位好门卫,再然后更是带出了很多好心的市民,还有一个关于爱心传递的故事。这些好心人的善良之举,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里感受到了阵阵暖意,也给整座城市增添了一份人性化的光辉。
实际上,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不少人在默默地帮助他人,他们做的事情或许不大,有的只是举手之劳,但依然令人感动,有很强的感召力。相信有了他们的带动,愿意向别人伸出援手的人会越来越多。
而每次看到这样的暖心新闻,还有一个问题往往会被人提及,那就是天这么冷,老人露宿街头,为什么没有相关部门及时予以救助?实际上,城市里每年都会开展“冬季救助”工作,救助部门也一直在主动进行救助。只可惜,有的露宿者出于种种原因并不领情,宁可露宿街头,也不愿去救助站。比如今天提到的这位老人,他因家庭原因外出流浪,不愿接受救助,也不愿回家。
对部分流浪者不愿接受救助的问题,该怎么办?我觉得救助部门的工作还要更耐心一点,好好做做这部分流浪者的思想工作。另外,在救助站的设置、建设和救助方式的选择上,应该更科学合理、更务实、更人性化。让所有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感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的温暖,无疑能提高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和谐度。
新闻链接
http://henan.sina.com.cn/news/s/2015-12-10/detail-ifxmpnqf9452934.s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