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乔志峰
湖南政府定价目录减四成,药品价格市场调节。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新修订的《湖南省定价目录》。修订后的《湖南省定价目录》政府定价项目由原来的17(种)类63个子项缩减为12(种)类38个子项,项目缩减比例为39.7%。(10月21日《三湘都市报》)
政府定价目录减少,一些定价权限放开或下放,说明包括药品在内的价格告别了此前计划式的定价机制,接受市场的调节,向真正的市场化迈进。这是价格体制改革的一大进展,应该是大势所趋。随着市场的成熟,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被放开。
价格放开以后,更公开了、更透明了,市场的手也更灵活,更能反映出真实的供求关系。但这当中有不少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比如医药,再比如下个月起小区的物管费和停车费都将放开,也难免让人产生一些担忧:如此一来,会不会造成“无监管”的现象?会不会由此带来新一轮的涨价潮?
实际上,我们知道,很多国家对上边提到的那些商品和服务,其实都没有实行政府定价,并没有出现价格失控的问题。即使一时会有波动,很快也被市场的手及时矫正。同时我们注意到,相关部门的态度很明确,放开价格绝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表明政府的职能重心从事前定价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为了确保市场基本平稳,在取消政府定价后,价格主管部门将建立健全相关的价格监测体系。政府职能和定位的转变无疑更科学了,更有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和自我调节机制的发挥,减少行业价格保护和垄断行为的发生。
同时,政府定价目录瘦身,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如何掌握好“管”和“放”的分寸,不该管的坚决放开手,该管的绝不推卸责任,都需要认真研究,拿出更专业、更科学的态度和表现来。
新闻链接
http://news.changsha.cn/h/409/20151021/359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