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自己举报自己”有何蹊跷
乔志峰
常德百余家应淘汰砖厂仍在生产,或今年整治到位。据红网报道,6月9日至12日,在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姜玉泉的带领下,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小组来到常德,对其落实去年省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执法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根据常德市环保局官网近期公布的一份未完成粘土砖厂淘汰整治任务单位名单,该市有5个县没有完成一家粘土砖厂整治。当地有砖厂老板“自己举报自己”,自求取缔。
砖厂老板“自己举报自己”,这事儿不用问元芳,就知道里边必有蹊跷。果然,涉事老板并非完全出于大公无私,而是因为他去年曾经投巨资进行了升级改造,现在感到不公平、不平衡。但不管怎样,出现“自己举报自己”的蹊跷事儿,最起码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当地非法砖厂数量不少,并且比较猖獗;二是当地已经多次对此进行过治理,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不太显著。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该市截至目前有5个县没有完成一家粘土砖厂整治,交了白卷。
我注意到,有媒体这报道这个新闻时,使用的措辞是“或今年整治到位”。一个“或”字,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既对相关部门充满了期待,也有那么一点点鞭策的意味在里边。是跟有些地方一样,干打雷不下雨,还是这回能够动真格?治理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争取到年底的时候给老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就别让有些砖厂老板万般无奈之下“自己举报自己了”。
“自己举报自己”,也让我想到了关于老百姓举报和反映问题的事情。现在,有些地方为了遏制行政机关“闲懒散”的不良作风,向群众花钱买“举报”,还为举报人开出了万元重奖的“天价”。花钱买意见、花钱买“举报”的行业和单位为数不少,新闻媒体对此似乎也十分赞许,一而再、再而三地予以报道。这当然是一种进步,可是,如果每个单位、每个行业、每位政府工作人员都能转变作风,闻过则喜、闻过即改,那么即使不去花钱买,群众也会积极举报、不断奉上金玉良言。
砖厂治理有阻力,主要原因无非一是经济和利益驱动,二是可能有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不好处理。其实,只要有决心,只要动真格,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得以暴露,源于湖南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小组对常德进行了跟踪检查。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需要环保部门和地方政府拿出力度来,露出环保法规的牙齿。同时,人大的监督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督促和引导作用。
新闻链接
http://hn.rednet.cn/c/2015/06/13/37086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