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挂羊头卖鸭肉”不仅是以次充好
乔志峰
长沙“台湾美食节”羊肉串来自河西,实为鸭肉。徐先生家住浏城桥附近。因为芙蓉广场有美食节,上周五,他就带着一家人去凑热闹。谁料,他从一大堆烤串中吃出了鸭皮,“我吃的是羊肉串,怎么可能会有鸭皮。”徐先生找商家理论,对方却拒绝回应,他只好向工商部门求助。6月10日,记者从长沙市工商局芙蓉分局定王台工商所了解到,近期接到多起消费者关于该美食节的投诉。商家向执法人员承认,烤的羊肉串实为鸭肉。(6月11日红网)
以前有“挂羊头卖狗肉”,现在有“挂羊头卖鸭肉”。看来,食品造假古已有之,并且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不过,变的是“配方”,不变的是那颗坑爹的心。商家的目的,无非是以次充好、以廉充贵,从中赚取更多的昧心钱。仅就羊肉串而言,使用鸭肉倒还算好的,坊间的某些传言则更加惊悚。黑心商家道德素质之低劣、法律观念之淡薄,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问题还不仅是以次充好那么简单。鸭肉就是鸭肉,要做出羊肉的味道来,肯定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要经过一定的工艺手段,甚至要添加一些东西,方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样造出来的食品,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绝不能任由这种欺骗行为继续存在下去。
问题的曝光,是由于消费者吃出鸭皮愤而举报。说到底,还是由于个别商家自己太不小心,做事太毛糙,以至于让消费者抓住了小辫子。否则,鸭肉是否还会继续充当羊肉,而不会败露?这可是正规的“美食节”,举办方和监管部门是否存在失职失责的问题呢?
当然,如果因此就说监管部门不负责任,或许也有点不公平。但执法部门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消费者投诉后,工商部门对美食节的部分涉事商家进行查扣、下架商品的处罚,并责令商家对消费者做出相应赔偿。这肯定是必须的。但如果能够监管关口前移,在消费者投诉之前就发现商家的猫腻,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岂不是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5/0611/09/ARQOIP2000014A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