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局长未“车震”,网友凭啥敲诈?

(2014-10-10 07:30:08)
分类: 时评

局长“车震”,网友凭啥敲诈?

 

乔志峰

 

网友爆料衡阳信访局长车震以敲诈罪被拘9月末,网络上出现了湖南省衡阳市信访局局长罗卫华与一名纪委女干部“车震”的帖子。罗卫华坚称自己是清白的,被人造谣污蔑并向衡阳警方报警。衡阳警方确认,经刑侦和网监部门联合办案,两名发帖人因“涉嫌敲诈勒索”已被拘留。衡阳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吕正平对此称,公安部门的材料已上报省里,市委宣传部暂未收到详细材料,此案目前确有两人被抓,可能与“新闻敲诈”有关。99日《南方都市报》)

 

这年头,跟官员有关的风流韵事层出不穷,不断带给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也不断冲击着社会道德的底线。还好,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衡阳信访局长车震门”终于有了初步结果:局长是清白的,发帖者涉嫌敲诈勒索。这个消息让人长松了一口气,原来,某些官员是被冤枉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是好的嘛。

 

不过,仔细一琢磨,发现这事儿逻辑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所谓敲诈勒索,一般而言总要抓住对方一点把柄才行。否则,你平白无故编造点东西,就让别人拿钱,谁会搭理你?身正不怕影子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嘛。既然局长并未“车震”,网友凭啥敲诈?有消息透露,因发帖被拘留者之一姓刘,为耒阳当地一知名网友。难道所谓的“知名网友”就这智商?简直是胡闹嘛。另外,当地新闻发言人称两人被抓可能与“新闻敲诈”有关,也颇值得玩味——只有真实发生过的事,才能叫“新闻”。胡编乱造的只能叫谣言,造谣污蔑跟“新闻敲诈”显然也八竿子打不着,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里边也可能另有隐情,导致人们容易产生误解。那么,到底有何隐情,事情的详细情况和具体细节究竟怎么样,就需要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公开信息,解公众之惑、洗官员之冤。最起码有两点公众最关切的问题必须公开:一是涉事官员“车震”是否属实,应有权威说法,不能让当事人自说自话;二是发帖者被抓的理由是“涉嫌敲诈勒索”,他们究竟以什么相要挟,是“车震”还是其他事情,恐怕也要给个说法。

 

敲诈勒索、新闻敲诈,都是丑恶行为,必须严打。但与之有关的其他情况,特别是涉及到了官员并已引发社会强烈关注的相关情况,也须有个交代。该调查的要调查,该处理的要处理,不能涉嫌敲诈者已经被抓了,真相却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4/1009/05/A83G1VVR00014SEH.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