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真的?

(2014-04-25 07:17:42)
标签:

中国

法制晚报

标准

官员

多美

杂谈

分类: 时评

我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真的?

 

乔志峰

 

发改委官员:我国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423日上午,发改委司长徐林表示:“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6700多美元,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十三五’的努力,用世界银行的标准接近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如果做得更好一点,可能就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423日《法制晚报》)

 

发改委官员称“我国已属于中高收入国家”,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人均GDP”。有意思的是,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不仅没有让所有的人欢欣鼓舞,反倒有不少网友感叹自己“又拖后腿了”。为什么会这样?我推测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

 

GDP增长了,居民收入不一定能相应增长。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速一直低于GDP的增速,“国富民穷”的现象饱受诟病。据统计,近20年来,在国民收入中政府收入稳定增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所占比例却在萎缩,居民收入占比不足40%。所幸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62元,同比名义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6%,已超过GDP7.4%的增速。这样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才能让更多的普通劳动者都能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GDP统计数字或有“水分”。GDP地方之和远远高于全国数据的现象,已经连续出现多年。《中国经济时报》曾刊文分析个中原因:一是分级核算造成重复计算;二是国家与地区使用的基础资料不完全一致,造成“误差”;三是考核机制造成地方GDP造假——这方面问题之严重,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值得欣慰的是,被外界视为“挤水分”过程的中国经济核算改革工作正在提速,今年一季度的数字显示,1/3省级GDP增速低于全国。

 

“人均”缺乏说服力。此前,相关部门公布的“平均工资”就受到不少吐槽,有网友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王家有财一千万,邻居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王百万。在缺乏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和透明的监督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平均”越高越可怕,它让穷人们更直观地看到了自己的弱势,更深刻地理解了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被掠夺感。

 

我国是否已经属于中高收入国家,不能单看数字,而要以老百姓拿到手的“真金白银”为准、以全体国民的切身感受为准。毫无疑问,我们在社会分配体制等方面需要进行的改革还有很多。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4-04-23/125729995269.shtml

 

中国GDP的水分究竟有多少?

http://www.chinanews.com/cj/2010/08-02/2439819.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