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妨扒扒官员的绰号

(2014-03-31 07:24:13)
标签:

链接

京华时报

这些年

无奈

老百姓

杂谈

分类: 杂文

不妨扒扒官员的绰号

 

乔志峰

 

多名地方官强推拆迁获绰号季挖挖孙善扒李拆城……“拆走一头牛,赔了一只鸡”,一些地方暴力拆迁的最大动力就是暴利。从以往的案例来看,一些具体实施拆迁的单位之所以能“拆出一条血路”,不是因为他们太“勇敢”,而是身后有当地官员在壮胆。这些年,多名地方主政官员的绰号都与拆迁、城建有关,而他们的辖区也成为强拆冲突事件的高发区。被戏称为“季挖挖”的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其下属面对高压,甚至提出“只要不死人,不死在现场,什么手段都能用”。(330日《京华时报》)

 

季挖挖孙善扒李拆城……这些绰号很响亮、很“高大上”,比《水浒传》里那些所谓的跳涧虎、白花蛇一类更威猛。也难怪,梁山好汉不过是啸聚山林、打家劫舍而已,而李拆城们伸手一指,却可以毁掉一座城。

 

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征和性格的,不是真名,而是绰号。例如大名鼎鼎的李某某,绰号叫做“海淀银枪小霸王”,他的“特色”一望可知。同理,季挖挖一定善“挖”,孙善扒必定会“扒”;至于李拆城,必须是拆迁的一把好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智慧也是无穷的,从他们给某些官员起的绰号上就可见一斑。

 

绰号之中见民意。老百姓给官员起绰号,不是图个娱乐,也不是为了搞笑。这其实是民意的一种另类表达。对强拆行为的痛恨、对某些官员霸道作风的不满,几多心酸、几多无奈,都通过一个绰号体现得淋漓尽致。

 

绰号勾勒出了某些官员的另类“肖像”,虽寥寥数笔,却生动传神、耐人寻味。那些在地方上混出了响亮“名头”的官员,估计哪一个都不是浪得虚名,而是“大有作为”。不知还有多少类似的绰号在民间流传?不知还有多少有绰号的官员还在继续潜伏?

 

周王朝派有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和风俗的盛衰利弊,是为《诗经》。忽发奇想:纪检部门在进行“巡视”之时,是否也可以捎带手搜集一下各地流传的官员绰号,以便倾听到更多更真实的社情民意?我觉得这倒不失为反腐倡廉的一个“捷径”。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4-03-30/015929822662.shtml?wb_uid=1420398274&wb_mid=36937167765567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