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处“官谣”方能取信于民

(2013-10-19 08:01:56)
标签:

大忽悠

黑色

政法委书记

不存在

说不

杂谈

分类: 时评

严处“官谣”方能取信于民

 

乔志峰

 

贵阳837名学生被调冒充特警拆除违建干部因发布不实消息被免职近日,有网帖称贵阳观山湖区拆违行动,强迫当地“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学生穿上黑色特警服冒充特警参与强拆。当地调查组查实。此前有关部门曾表示不存在有学生参与拆违,观山湖区委政法委书记等干部因发布不实消息被免职。1018新京报》)

 

近一段时间由于“网络打谣”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催生了两个极有时代特色的新名词,一曰“民谣”,一曰“官谣”。前者指普通民众、普通网民制造和传播的虚假信息。后者则特指由官员或官方途径传出来的不实说法。“官谣”混淆事实、掩盖真相,伤害社会公平正义,同时也在影响政府自身公信力的同时,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和秩序造成巨大冲击,其危害跟“民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实际上,常见“民谣”被处罚,鲜见“官谣”被处理。

 

贵阳方面此次对“发布不实消息”的干部的调查和处理还是比较迅速的,其面对“官谣”时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可圈可点。但毋庸讳言,其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十分明显:其一,贵阳市政府表示,针对网民反映的问题,观山湖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没有充分核实的情况下,向社会解释说不存在有学生参与拆违的活动,经初步查实,此消息与事实不符,是不负责任的。”将事件定性为“没有充分核实”,很显然有避重就轻、“保护干部”之嫌。稍有常识者都能判断,某些官员之所以要揣着明白装糊、否认学生参与强拆的事实,只不过是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试图蒙混过关罢了。其二,涉事官员受到的处理是“免职”,似乎也忒轻了点。等风头一过,这一干人等会不会悄然复出或异地任职呢?

 

普通民众在网上发个微博就有可能被定性为造谣、传谣,甚至招来牢狱之灾。为何有些公权部门和政府工作人员睁眼说瞎话炮制“官谣”,却可以轻易蒙混过关呢?或许,这也就是为何“官谣”时有发生的根源所在吧。对于“官谣”,不仅要认真调查,更要严厉处理,唯有如此方能取信于民。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3-10-18/023928463569.shtml

 

先否后肯 “官谣”也有大忽悠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829/c70731-2272856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