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该不该拒绝“熊孩子”
(2013-08-13 07:52:47)
标签:
链接身教批评教育带孩子人人教育 |
分类: 时评 |
图书馆该不该拒绝“熊孩子”
乔志峰
郑州图书馆新馆怕了熊孩子,不足14岁暂不接待。8月8日,郑州图书馆新馆试运行,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来体验。小孩子吃书、婴儿尖叫哭闹、乱撒尿、嬉戏追逐等行为却影响了阅读环境。因此新馆决定,12日起暂不接受14岁以下未成年人进馆,少儿图书馆开放后再受理。(8月12日《大河报》)
图书馆大门向所有人敞开,人人可借、人人可看,是现代图书馆平等服务理念的体现。特别是未成年人,正是需要读书汲取知识、陶冶情操的时候,理应成为图书馆重要的“座上宾”。然而,郑州图书馆却对孩子们下了“逐客令”,是否有点不近人情、有悖图书馆设立的初衷呢?我觉得不是。首先应该厘清,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也就是来看书的人。为读者一视同仁地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服务,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很明显,某些“熊孩子”到图书馆来,并非为了读书,而是出于好奇来玩耍甚至是捣乱的。图书馆没有义务为非读者提供服务,同时有责任、有权利将影响图书馆正常秩序者“请出去”,以维护真正读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图书馆必须拒绝“熊孩子”,否则图书馆成了乌烟瘴气的游乐场,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读书需要良好的环境,公共场所需要讲公德,这本是最基本的常识。“熊孩子”扰乱图书馆,问题还是出在家长和大人身上。既然带孩子去图书馆,为何没有对孩子进行守秩序、讲文明的教育?发现孩子胡打乱闹,为何没有及时制止、批评教育?或许,某些大人带着孩子到图书馆去,他们本身也不并是为了看书学习,而是为了得到一个整洁、凉爽的“休闲”场所,沾点小便宜。每一个不讨人喜欢的“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或几个不负责任的大人。言传不如身教,“熊孩子”都逼得图书馆下“逐客令”了,某些大人难道不该好好反思一下吗?但愿少儿图书馆开放后,迎来的是知书达理的新一代,而非让人头疼的“熊孩子”。
新闻链接
http://henan.sina.com.cn/news/m/2013-08-12/0740-86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