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该不该“做孙子”

(2013-06-11 06:50:46)
分类: 时评

领导该不该“做孙子”

 

乔志峰

 

东莞市长:领导不能耀武扬威有时要做孙子东莞市长袁宝成称,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的时候,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政府部门应直面“塔西佗陷阱”,重塑政务诚信。现在的领导干部,不能在社会上耀武扬威,有时做一下孙子没什么坏处。

 

曾几何时,当官的都自称“父母官”。记得还有一个国税局的工作人员,辱骂纳税人多次宣称自己是“爷”。当然,“人民公仆”应该是最流行的称呼,很多官员也很喜欢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现在,又有领导提出,“有时做一下孙子没什么坏处”。从“爷”到“父母”到“儿子”再到“孙子”,中国官员的自我定位千奇百怪,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一些官员微妙的心理,甚至还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

 

我非常理解袁宝成市长的想法。现如今,“在社会上耀武扬威”的领导干部常见,而“做孙子”的领导却凤毛麟角。不说别的,单拿出行来说,大小是个官儿都热衷于警车开道、交通管制。领导坐在豪华车里呼啸而过,看似威风八面,却让群众戳了脊梁骨。跟这些“耀武扬威”的现象相比,倡议领导“做孙子”无疑是一种自省、自律和进步。

 

不过,我觉得领导“做孙子”的心态和做法也并不完全科学合理。公务员(或所谓的“领导干部”、“人民公仆”)只是一种职业,跟工人、农民等其他养家糊口的职业并无两样,大家都是平等的。他们只需干好自己的工作、尽到自己的职责、对得起纳税人开的工资就足够了,我们并不要求他们放低自己,更不要求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搞得那么可怜和悲壮

 

领导有意无意地先把自己放在一个虚幻的道德制高点上,过多地强调无私奉献等“美德”,在强化道德色彩和个人“魅力”的同时,却淡化了责任与制度,与法制社会、责任政府和现代政治文明渐行渐远。领导千万别把自己当“爷”,也大可不必“做孙子”。平等、理性、责任、依法行政,才是最值得追求和践行的。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3-06-09/19012736335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