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勿将“网络舆情”同“现实民意”割裂开来

(2013-05-01 06:47:07)
标签:

校方

论据

实际上

污名

头版

杂谈

分类: 杂文

勿将“网络舆情”同“现实民意”割裂开来

 

乔志峰

 

20134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题为《网络舆情并不完全等同民意》的评论文章。文章不长,兹全文照录如下:

 

芦山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第一时间发起赈灾募捐,在网络上遭到一片骂声。然而,据基金会中心网公布的信息,到27日,全国有115家基金会参与芦山地震救灾募捐,共募集善款和物资10.49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红十字会系统收到社会捐赠款物5.66多亿元,占比达53%以上。这一事实说明,中国红十字会尽管遭遇信任危机,但是在社会上仍然有相当高的信任度。希望中国红十字会善待这份社会信任,尽快创建公开、透明、诚信的运行机制,提高公信力,消除污名化。这一事实还证明,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个中原因,值得全社会深思。

 

先来看看评论所谓的“事实”是否完全无懈可击。红会收到巨额捐款,如果全系公民自愿捐赠,确实“成绩不小”。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未必。且不说网络和坊间流传的诸多“逼捐”和“强扣工资”的传闻,单是冲破阻力见诸报端的此类新闻就不是一个两个,比较典型的是“小学生没为地震灾区捐款被罚站”(429日《西安晚报》)、“媒体曝多学校强制捐款幼儿园小孩被要求捐红票’”(426日大河网)等。连幼儿园的孩子都不放过,堪称史上最没有节操的“被自愿”了。此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华慈善总会荣誉副会长周森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指出,慈善立法势在必行。只有慈善立法了,我们所有的国民才会弘扬它,一切按照慈善法律进程来做。慈善立法什么概念?每个人的工资,必须要有一笔钱进行慈善公益,就像现在纳税一样,超过3500多少税,超过5500多少税,要按照法律的程序。慈善=扣工资,并且还要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周森副会长真是太有才了。果如是,别说5个亿了,垄断的慈善机构就是再多聚敛几倍、几十倍的“捐款”也易如反掌。

 

拿原本就不那么“清白”的“事实”来说事儿,还兴致勃勃地得出“红会在社会上仍有相当高的信任度”的结论来,未免过于草率了。自郭美美事件之后,红十字会一时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且新闻不断,可谓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那些铺天盖地的质疑,有的是事实,有的或许是公众的“误解”,同时也不排除有的是捕风捉影、无事生非的“谣言”。红十字会由此受到的压力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然而,质疑止于公开、谣言止于真相,很多事情只要公开透明了,所有的怀疑或谣言均不攻自破。越是讳莫如深、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是令人生疑,事态也可能会因此而继续发酵。最近一波三折的“重启郭美美事件调查”闹剧,无疑再次重创了红会本已千疮百孔的公信力。在此背景之下,有人要想证明“红会在社会上仍有相当高的信任度”,恐怕需要更多、更有力的论据。

 

至于“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的说法,更是有故意混淆视听,将“网络舆情”与“现实民意”割裂开来之嫌。实际上,舆情就是民意,网络舆情也是现实民意的一部分。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网络舆情却是很“现实”的——每一个网络声音的背后,都站着一个活生生的公民。公民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权利,现在是网络社会,愿意选择网络问政的公民越来越多,而不像以前那样仅限于精英人群。不管是在现实中表态,还是在网络上发声,都必须受到尊重和重视。众所周知,受限制和干扰越少的言论越真实,也更能代表民意。现如今网络的限制虽然很多,发表意见经常要受到审查、敏感词、删帖甚至“跨省追捕”的干扰,但跟现实中的常规渠道相比较,毕竟宽松一些。有人或许会说,网络不是人人会用的,网络舆情只是“一小撮”人的声音,“并不完全等同民意”。说这话的人忽略了一个现实,当今中国的网络用户是以亿计的,并且还在迅速增长当中。如果这么多网络用户还代表不了“民意”,那你们怎么好意思宣称某一部分人就可以“代表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呢?当然,要彻底搞清民意,最直接、最科学也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还是“全民公投”。只不过很遗憾,“每人一票”之类的做法在中国尚属走不通的“邪路”。个中原因,值得全社会深思。

 

 

 

 

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30/034426989586.shtml

 

小学生没为地震灾区捐款被罚站 校方否认强制捐款

http://www.ce.cn/celt/wyry/201304/29/t20130429_24337827.shtml

 

媒体曝多学校强制捐款 幼儿园小孩被要求捐“红票”

http://www.ce02.net/main/jrwyjj/d_28_12041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