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腐倡廉不比“1+1”难多少

(2013-01-30 08:50:21)
标签:

北京晚报

难题

理论

市民

严重性

分类: 时评

反腐倡廉不比“1+1”难多少

 

乔志峰

 

对于廉洁问题,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思考。北京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栾松巍就提出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杜绝公车私用。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他发现不少同学坐公车上下学,并且看到接同学的车还有很多是挂着白色牌照的军车。(1227日《北京晚报》

 

小学生提出给公车上红牌,透着几分可爱,也透着几分稚气。然而不管怎样,连小学生都已经开始思考“反腐倡廉”的大问题,不仅说明他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更是折射出当前公车私用等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于是问题来了:一个小学生能够发现的现象,难道纪委等部门发现不了?作为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其技术手段和水平绝非小学生可比。之所以不如小学生“给力”,或系没有用心,或系掩耳盗铃,明明看到了某些丑陋现象却假装看不到。

 

公车私用等问题,在大多数地方都不是问题,到了中国却仿佛成了“世纪难题”。其实,连小学生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说明反腐倡廉并不比“1+1”难多少。以公车私用为例,不止一个地方出现了“专拍哥”,他们义务在街头抓拍公车私用并进行网络曝光。济南一位叫“专拍公务车”的网友,在某知名论坛上连续3个多月发布1000多张公务车照片。在“专拍哥”镜头里,有的用公务车送孩子上学,有的使用公务车到商场购物,有的用公务车到医院看病。“专拍哥”拍车时经常遇到威胁,至今未有相关部门回应。媒体记者电话联系山东省纪委,宣传处负责人以“还不大清楚这件事”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岂非一目了然了吗?

 

如果说某些部门平时不干事,肯定也不公平。实际上他们很忙,或者在开会,或者在下发廉政红头文件,或者在研究形形色色的反腐规定。于是乎,什么“小手牵大手”、廉内助、廉政台历、廉政屏保之类的“反腐新举措”隔几天就要“更新换代”。可惜的是,大多数的所谓“新举措”最终都未能起到多大实际效果,甚至沦为花架子和表面文章。也难怪,那些或隔靴搔痒、或搞笑搞怪的“新举措”,又怎么可能有效果呢。

 

反腐倡廉不是啥高科技,也不是啥“无法完成的任务”,更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和多高深的理论。只要有小学生的智商和水平,只要知道“1+1”等于几,就足够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三个字:动真格。而能不能动真格,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也最艰难的问题。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2/1227/15/8JO7OMOR00014AED.html

 

济南市民拍5000张公务车照片 多涉公车私用

http://news.163.com/10/0716/03/6BMCK0G3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