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被救该不该说一声“谢谢”
(2012-06-05 12:45:15)
标签:
天津宋体西沽公园生命危险今晚报老乔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落水被救该不该说一声“谢谢”
乔志峰
两名落水女子获救后未感谢救人者即离去。两位女青年在天津西沽公园湖边不慎双双落入湖中。两人挣扎呼叫,情况十分危急。途经此处的一位中年男子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入湖水中,奋力将其先后救上岸,浑身湿透,衣服里的手机也浸水损坏。而两位女青年相拥哭泣了一会儿,连声感谢都没说就抽身离去。游人见状议论纷纷、颇有微词。有人追她俩很远,要她俩向中年男子表示谢意,可她俩一溜烟不见了。这时,救人者憨厚地笑着自行离去,也执意没留下姓名和电话号码。(6月3日《今晚报》)
落水被救该不该说一声“谢谢”?这个问题问得似乎很弱智。生命高于一切,人家冒着生命危险救你一命,怎么感激都不为过,难道连声“谢谢”也要吝啬吗?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常识是这么个常识,但有时候现实却往往不讲道理、违背常识。天津这两位“冷漠姐”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被救出后,两位落水女子相拥哭泣,没有对救人者表示什么。这可以理解,毕竟刚刚受了惊吓。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等她们清醒过来,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匆匆离去。更令人气愤的是,当有人追上去提醒他们向救人者说声“谢谢”,她们也不理不睬,“一溜烟不见了”。或许,她们认为别人是“自愿救人”,不值得感谢?或许,她们担心救人者索要报酬,最起码会让她们“赔”部新手机?当然,也可能她们心里其实是感激的,只是不愿承担这份“人情”。但不管怎么说,她们表现确实过于冷漠,寒了很多人的心。
在见义勇为方面,现在常有两种极端现象出现。一种是见义不为,路人冷漠。何止那些有生命危险的事情,有时连街头跌倒个老人都无人去扶;另一种却是“英雄流血还流泪”。获救者不知感恩,救人者暗自饮泣。针对前一种现象,不少人提出要为“见死不救”立法,由此引发的社会争议至今尚未平息。随着第二种现象的增多,难道我们也该考虑出台一个“感谢法”,规定获救者必须向好心人说声“谢谢”?——果如是,则不仅荒诞,更是对当今社会风气和道德沦落的莫大讽刺。
大多数时候,那些见义勇为者是无私的,他们并不需要感谢,甚至连一声“谢谢”都不愿强求。天津这位救人的男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他一直憨厚地笑,并且执意不肯留下姓名和电话。正是有这样的好人存在,我们才会时时感到温暖、感到希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自己,向这位好人说一声“谢谢”;同时更期待这样的好人越来越多,大家一起努力去驱散一些人心中的冷漠和隔阂。
新闻链接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sh/lnrs/201206/t20120603_578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