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好视力及其他
(2012-05-30 08:17:38)
标签:
王海宋体好视力中国国家射击队上海法院老乔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杂文 |
王海、好视力及其他
乔志峰
知名打假人士王海在个人微博上炮轰由中国国家射击队代言的“好视力眼贴”涉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并且提请国家体育总局公开中国国家射击队代言费的使用情况。但是,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却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不予公开。北京好视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样拒绝向记者公开中国国家射击队的代言费,同时,还表示“王海所谓的‘打假’目的只是想让好视力公司出钱堵他的嘴,这是一种典型的敲诈行为”。
王海曾表示:据我们的调查,市面上凡是广告打得凶的产品,基本上是都是骗人的。这话武断吗?我不觉得。会叫的狗不咬人,会叫的产品往往不可靠。真实性是广告的生命,任何夸大其词的宣传都是不应该的、都是应当受到惩处的——报纸上是这么说的,法律法规是这么规定的,很傻很天真的老百姓也都是这么认为的。可事实到底如何呢?请你把你所能见到的广告都过一下脑子吧,你能找到多少不夸张的广告?何止是“夸张”啊,有很多广告简直把牛皮吹上了天,有的广告甚至就是赤裸裸的诈骗。我们经常说,别看广告,看疗效;其实广告还是要看的,哪个广告吹得凶,就离它远一点,保证没错儿。
像近视啊、肥胖啊、癌症啊等等,都是世界性的难题,不好治。可是,我们中国好像随便一个老中医就能妙手回春了。往眼上贴点东西就能治疗近视,那比华佗还华佗啊。有个笑话,说有个外国人到中国来,站在中国的电线杆子前晕倒了好几回,因为他发现电线杆子上贴的广告都是世界领先科技,都能拿诺贝尔奖。可是,后来等他清醒过来才发现,这些广告的东西确实都能拿诺贝尔奖,不过是诺贝尔吹牛奖。
国家工商总局领导曾经透露,《广告法(修订送审稿)》将参与广告代言、证明、推荐的“广告其他参与者”也列为广告主体。如获通过,这将意味着,明星、名人代言虚假广告除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外,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其刑事责任。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在2012年将好视力列为违法医疗器械,程度是严重违法,原因是利用医疗机构、专家、患者等名义和形象做证明。据王海介绍,2006年、2007年两年间,就曾有多家媒体对该产品的虚假宣传进行过公开报道,并遭到浙江省工商局紧急封杀。“但不知为什么‘好视力’却成了业界的‘不倒翁’,越查越出名,现在就连国家射击队和国家飞碟射击队都为其代言。”如果好视力问题属实,为其代言的单位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呢?
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不公开代言费去向。啥“商业机密”呀,不就是钱那点事儿嘛。现在我们的一些单位和一些人,浑身都是G点,一摸就疼,一碰就跳,特别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情,更是讳莫如深,动不动就“机密”一下。忽悠谁呢?越是这样的,越是要查一查。要是屁股上没屎,他们捂得那么紧干嘛?
王海打假并不忌讳谈钱。他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检举人分账制”的建议,要求修改《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质量法》等法律,建立检举人分享罚款制度,明确规定凡因检举人的检举破获的制售伪劣药品、食品、其他商品和欺诈消费者案件,检举人可分享行政罚款的50%作为奖励。我觉得这个建议值得支持——你政府部门管不好的事儿,老百姓帮你管了,并且付出了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你凭什么不给补偿啊?大家都来打假,都来分钱,就是要让那些不良企业倾家荡产。只有这样才有威慑力,他们才不敢越雷池半步。
王海因为职业打假,被有人斥为“刁民”。说到刁民俩字,这最可笑。没有刁官和刁商,哪来的刁民?没有职业造假,哪来的职业打假?想整治王海还不容易吗,你不造假,你不胡来,你让他揪不到小辫子,你让他失业,你不就饿掉他的大牙了吗。你还想造假还想坑人还想牟取暴利,还不想让别人打假不想让别人说,哪有这种好事儿啊。除非这个社会就是你家开的。
英雄莫问出处,打假不论动机。有假就得打,对那些假的东西就该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消费者打假,其实是一种正当防卫,你试图骗我伤害我,那我就跟你斗智斗勇,拼一拼。有人气愤填膺地说:王海所谓的“打假”目的只是想让公司出钱堵他的嘴,这是一种典型的敲诈行为。敲诈?你活该呀,谁让你屁股不干净呢?打假居然成了利润丰厚的“职业”,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但愿政府监管部门能够为此反思,但愿中国的老百姓今后不再被虚假广告包围。
2004年,媒体报道上海法院叫停“职业打假”。此前,上海法院曾先后受理类似职业打假人以普通消费者名义要求商家赔偿案件100余件。2004年3月15日,上海法院就此类赔偿案件明确:经营者对故意购假的消费者不构成欺诈,对“知假买假”、“诱假买假”的消费者要求经营者“退一赔一”的诉讼请求,法院将不予支持。不能知假买假,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奸商卖假?眼睁睁看着其他人上当受骗?钓鱼执法和职业打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动用公权力,以坑爹为目的,是试图把好人引进沟里;后者是消费者自发打击坏人,维护自身权益,净化消费环境。我就想不通了,相关部门到底替谁说话?到底是保护好人呢,还是保护坏人?之所以现在造假横行、打假举步维艰,跟某些既得利益者勾勾搭搭沆瀣一气密不可分。现在最需要打假的,或许就是某些部门的“假打”。
以上根据本人在《腾讯微播炉》节目中的发言整理。
本期节目《打假刁民王海:保健品=骗人?》视频地址
http://v.qq.com/cover/k/kgvjtdbw96ndxdh.html?vid=k0010Wr1t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