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假地图”揭出多少黑幕

(2012-03-19 15:54:30)
标签:

中国

宋体

文物

金陵晚报

地图

老乔

乔志峰

文化

分类: 时评

造假地图”揭出多少黑幕

 

乔志峰

 

中国文物造假地图公布,“做旧”形成产业近日,一份涉及中国文物的《地下作旧产业调查》公布。该调查对中国庞大的文物造假体系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并对文物造假按照类型进行分区。如陶瓷造假分布全国,重灾区在景德镇等地。318日《金陵晚报》)

 

中国的文物造假,早已家族化、产业化甚至地域化了。在北京东南三环一带,从某些人的口音就能大致猜出他们是做什么“生意”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如果你看到一个老太太坐在出租屋前,一边往手里的“古董”上呸呸地吐唾沫,一边用刷子在上边抹不明物质,你千万不要惊诧——她老人家这是在“做旧”呢。经过一番如此这般看似很搞笑很恶心的程序,她手里的东西就可能卖个好价钱,被某些可怜的“冤大头”买回家去当宝贝供起来。

 

造假地图”的出现,直观地证实了当今中国文物领域造假之风猖獗到了何种程度。粗略看了一下,该地图列出的造假窝点,几乎遍布半个中国。由此可见造假者出没区域之广、活动之猖獗。这些是比较“出名”的,而那些不太出名或较为隐蔽的地方,想必还有。假文物面前,就连专家也难免打眼,普通人为此赔个血本无归更是家常便饭。

 

造假地图”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当前文化监管等部门提出了批评。造假横行,民间能画出个“造假地图”来,那些涉事地区的文化管理部门甚至公安部门,难道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难道他们还没有老百姓掌握的情况全面?要知道,打击造假行为、维护文化市场的正常秩序是他们的职责。正是他们工作的不到位,才让民间不得不自己行动起来揭批假冒伪劣。这张地图是一面镜子,真实地照出了某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

 

当然,那些造假分子非常狡猾,常常会采用一些“障眼法”来保护自己:或者挂着个“工艺品厂”的牌子,出了事以此为自己开脱;或声称自己什么都不懂,对东西的真假不置可否,放出钓钩,引不明真相的购买者自动上钩……但他们做出来或卖出去的假货到底去了哪里,他们其实比谁都清楚。拍卖会是不少骗子实施诈骗的主要场所之一,拍卖公司利用现行法律法规的漏洞“知假拍假”,不知坑害了多少投资者和收藏者。由此可见,欲彻底改变文物领域造假欺诈的痼疾,仅靠一张“造假地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假文物的产、供、销包括鉴定等整个黑色产业链进行综合治理方能奏效。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2/0318/01/7SRHCR8N00014AED.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