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导干部应带头献血”违背常识

(2011-03-08 10:17:31)
标签:

汪春兰

中国

宋体

《齐鲁晚报》

人大代表建议

乔志峰

杂谈

分类: 歪评

“领导干部应带头献血”违背常识

 

乔志峰

 

公务员献血最少,人大代表建议领导干部带头献血。“根据全国很多地方的调查,目前献血最少的群体是公务员。”全国人大代表汪春兰说,每年全国很多地方几乎都要遭遇一段时间的“血荒”,因为目前献血的主力军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假期这两个群体一回家,就容易引起“血荒”。根据前期调查,汪春兰建议,在公务员群体中,首先倡议领导干部带头献血,有了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自然而然地就有更多的公务员也来捋袖献血了。(37日《齐鲁晚报》)

 

领导干部带头献血破解“血荒”?这个建议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存在不少常识性错误。我不揣浅陋,试举一二。

 

其一,我国根本不存在“血荒”。早在去年119日,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对媒体使用“血荒”这个词表示遗憾,称应称作“用血紧张”,即血液的储存下降到一定标准之下。邓海华还表示,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血液供应的情况已有好转。尽管无数事实证明了“血荒”的存在,但既然上级说这只是暂时性的“用血紧张”,我们就应该以此为准。特别是作为人大代表,更应该时刻关注权威部门的表态,并坚决跟上级的口径保持高度一致。

 

其二,大学生和农民工献血多不值得大惊小怪。大学生年轻,血气方刚,他们献点血有啥大不了的呢?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多献点血对身体影响不大。据常理推断,大学生和农民工不仅现在是献血的主要群体,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也必然是献血的主力军。

 

其三,“目前献血最少的群体是公务员”的说法不一定真实。尽管这个结论是“根据全国很多地方的调查”得出来的,但也不一定就符合实际情况。到底是谁进行了调查?调查到底是依照什么程序进行的呢?说老实话,在中国,哥只相信统计局的数据,对其他任何单位任何团体任何个人调查的数字我一概不予采信。

 

其四,试图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多献血是不现实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是公仆,他们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日理万机、夜以继日,本来就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你再让他们献血,他们的身体受得了吗?他们的身体既是革命的本钱,更是老百姓的希望,岂能不呵护有加呀。更何况,由于应酬多,不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仅存在高血脂等问题,甚至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尼古丁浓度等都可能高于常人,他们的血本来数量就不多、何况质量也不好,不献也罢。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1/0307/07/6UHBM70F00014AED.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