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建立“记者黑名单”更迫切的

(2011-06-15 07:31:02)
标签:

毛群安

中国

宋体

食品安全

黑名单

乔志峰微博

杂谈

分类: 时评

比建立“记者黑名单”更迫切的

 

乔志峰

 

卫生部官员称将对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黑名单。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正在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以此打击他们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的势头。毛群安称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给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613日中国网)毛群安指出,食品安全是每个人都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的报道不能仅是为了健康传播,媒体一定要站在维护国家正常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进行食品安全报道。(613中国经济网

 

首先,有一点不同意见想跟毛群安主任商榷:媒体的“健康传播”跟“站在维护国家正常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进行食品安全报道”之间似乎并不矛盾。相反,窃以为媒体为了“健康传播”而进行食品安全报道,正是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体现,正是出于“维护国家正常社会秩序、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到“极个别媒体记者”,毛群安主任措辞极为严厉,其愤慨之情溢于言表。我非常理解他的心情。“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的媒体记者确实可能存在——尽管毛主任并未举出实际例子更未直接点名。而另一种现象却是确凿存在的:某些食品安全问题本来盖子捂得很严,忽然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体记者踢爆,搞得监管部门灰头土脸非常被动。是可忍孰不可忍哪!

 

建一个“记者黑名单”或许确有必要,非如此不足以“打击他们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的势头”。然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恐非单单建一个“记者黑名单”就能奏效的,比这更为迫切的任务应该还有很多。例如,在建“记者黑名单”的同时,是否也该建立几个其他的黑名单呢:

 

其一,毒食品黑名单。地沟油、化学锅等均应榜上有名;其二,不良企业黑名单。将那些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出事后拒不认错甚至屡教不改的不良企业公诸于众,让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其三,“保护伞”黑名单。哪些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甚至充当了问题食品的保护伞,不妨向全社会通报一下以示鞭策……

 

只要上述黑名单建起来了,只要“相关部门”真正负起责任不再文过饰非不再“假打”,食品安全问题必能得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复存在,则“极个别媒体记者”即便“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也无从下手、不攻自破了。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1/0613/23/76FD53M700014JB6.html

http://news.163.com/11/0613/19/76F1D15K00014JB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