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血的“奇迹”本可避免

(2010-04-06 15:50:52)
标签:

百万吨死亡率

零死亡率

煤炭

山西铝厂

中国

乔志峰

杂谈

分类: 时评

带血的“奇迹”本可避免

 

乔志峰

 

王家岭矿获救者已达115人。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表示,王家岭矿救援创造了中国救援史上的两个奇迹,一个是被困人员的生命奇迹,一个是事故救援的奇迹。在山西铝厂职工医院迎候生还被困人员的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也说,这次创造了生命奇迹。(4月5日新华社)

 

矿工们在井下坚守了八天八夜,确实是一个“生命奇迹”。然而,这样带血的奇迹、悲哀的奇迹,还是少点好。

 

这样的奇迹出现在中国一点都不稀奇。2009年9月4日,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表示,中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7%左右,但事故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等的30-50倍。2008年中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82,但美国煤矿2004-2006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分别仅为0.027、0.021和0.045,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甚至实现了多年煤矿开采零死亡率。两相对比,我们怎能不惊出一身冷汗!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差距,除了技术原因和落后的生产管理模式,一些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发展观、某些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失责又何尝不是重要原因!

 

这样的奇迹本可避免。如果不是为了赶工期“勇争第一”,如果在煤矿出现透水征兆后及时撤人,如果真正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制度落到了实处,如果真的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事故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呢?

 

矿工救上来了,属于不幸中的万幸。某些官员也会随之松上一口气:头上的乌纱终于保住了。然而,还是且慢“弹冠相庆”吧,还是好好反思一下怎样从制度上和根本上解决“带血的煤炭”的问题吧。我们期待的,是“零矿难”、“零死亡”的奇迹。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10/0405/14/63GUF3OB000146BC.html
http://content.caixun.com/NE/01/ie/NE01iej6.s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