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管小商小贩商贩城市管理同情心广州乔志峰杂谈 |
分类: 时评 |
挨打多的城管就是好城管吗
乔志峰
广州市城管委副主任孙金龙透露,广州每年被打的城管达200人,是每年被打商贩的100倍。他表示,流动商贩是弱势群体已经是社会的共识,但一些城管在执法过程中遭受的暴力则往往被社会和市民忽视。市民对城市管理要有更加理性的认识,而不能仅是“廉价的同情心”。在城管生命受到威胁时,也要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把暴力抗法制止在萌芽状态”。(12月1日《信息时报》)
首先,我对孙副主任“被打城管是被打商贩的100倍”这个数字表示怀疑。100倍,也太“吓人”了点儿。不知道他的数字是如何得来的,是否经过认真的统计?略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城管挨了打还比较容易统计,毕竟他们是“执法者”;而究竟有多少商贩挨打,显然很难完全统计。有的商户挨了打也不知该向谁投诉或者是不敢投诉,最终只好选择了“吃哑巴亏”。这种现象很多地方都存在,我不信广州就没有类似情况。
另外,我不明白孙副主任抛出“100倍”这个数字到底想表达什么。或许,他是为了说明城管工作的不容易?或许,他跟河南南阳市宛城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相关人员一样,认为“如果像绵羊一样,城管将无法工作”?再或许,他是想说服广大市民抛弃“廉价的同情心”,跟城管保持“高度一致”?可惜的是,我从他的慷慨陈词中除了再次见识了某些城管惯有的“暴力思维”,没有发现一点新鲜的东西。
即便城管挨打确实比小商小贩多,也说明不了什么。挨打多的城管,就一定是好城管吗?恐怕未必。不知道孙副主任想过没有,为什么城管总是挨打,人家雷锋活着的时候就没被老百姓打?当然,我知道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分析这个现象是不合适的,但我还是不得不提醒某些官员: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城管挨打也不是没有来由的!——虽然,他们实际上也是不合理制度的受害者。
小商小贩挨打不正常,城管挨打同样也不正常。只有尖锐到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才可能诉诸武力解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城管和小商小贩成了对立的双方,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现在早已不是那个“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年代了,为何还有这么一对“冤家对头”存在?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彻底反思当前的城市管理制度,而是热衷于玩类似于“100倍”这样的数字游戏,永远解决不了城管的问题,也永远不可能实现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现代化。
新闻链接
http://news.163.com/09/1201/04/5PE1BRS30001124J.html